這里清潔是由智能機器人負責的。實際上,**牧場的人工智能水平,比外界宣揚的人工智能只高不低。
能用極低成本養活**牧場上億人口,又不需要大家辛苦工作,還得讓大家過得好,**牧場憑得就是高度自動化和各種資源的循環利用。
順便說一句,這些半封閉式的**牧場,不但是柳生元和通過人工智能管理社會的實驗型基地,同時也是微型生物圈的實驗測試基地。
“我主,您有什么吩咐?”
進入**之主的實驗室,洛安娜教授并沒有各種客套問好,而是直接開口問道。
————————————
**之主并非講究上下尊卑的神祇,正相反,祂關注科技進步和文明發展,遠遠超過別人對祂表示的尊重。
洛安娜教授是養護者的首席,是一位年約八十,銀發滿頭的白人女性,她擁有兩個博士學位,曾經獲得過兩次諾貝爾化學獎提名——只是最后都沒有獲獎。
她并非因為生活困難才加入**牧場,事實上,這位學術界的大拿,完全是被**牧場推出的學術研究方式吸引過來。
**牧場的學術研究制度采用共享實驗室、共享數據分析處理中心的方法。
凡是做科研的科學家,只需要將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和實驗目的表述清楚,自然有專業技術人員,按照該實驗方案進一步補全,并安排具體實驗,將現成的數據提交給科學家。
科學家如果自己有足夠的數學能力分析數據,那就可以自己來,如果不行,則可以提出分析目標(比如說要分析其中哪些參數的相關性),由**牧場方面安排數學家進行數據分析(這部分工作,大多數情況下,人工智能就可以完成,少部分才需要向專業數學家請教)。
這種科研方式可比外界方便多了。
外界的那些學者想要完成一個課題,首先需要自己申請課題,討好投資者討要經費、然后還得自己聯系有專業設備的實驗室、自己組織人手完成試驗,這中間浪費的精力如山入海,凡是做過科研工作的,各個都是咬牙切齒。
要知道,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學者們,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精力被這些無關事務給消耗掉了,真正能用于抓住那一閃而過的靈感的精神,實際上只占據科學家精力的很少一部分。
許多科學家的靈感,就是因為沒找到合適的研究設備、沒找到合適的科研狗幫忙操作、沒找到合適數據分析專家來分析潛在規律,最后只能遺憾的束之高閣,被活活浪費掉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人是萬能的。
聰明的腦袋笨拙的手;才華橫溢的年輕學者和貧乏的學術資源;豐富的學術資源和已經不再靈感迸發,白發蒼蒼的腦袋;這些組合在學術界完全是常規現象。
而在**牧場,除了無法替代的個人靈感之外,將學術研究的所有其他工作都接了過去,這等研究環境實在令科學家們夢寐以求。
洛安娜年紀已經很大了,她倒不是為了自己做研究才參加**牧場,只是這種對科研如此友好的環境深深吸引了她。
所以洛安娜不顧自己年歲已高,加入**牧場以后,她四處奔波,搶救了許多因為沒有贊助者、沒有實驗設備、沒有科研團隊的科研項目,這些項目有許多失敗了,但是也有不少成功了。
失敗不是沒有收獲,成功則更是讓人驚喜。
洛安娜教授憑借這些功績,在**牧場的養護者序列里排名第一,成為養護者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