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櫻把嘴巴嘟了起來,認為柳生元和純粹是看不起人。
————————————
柳生元和還真不是看不起人。
在星際文明中這段時間,他并沒有閑著,實際上他也曾懷疑過,星際文明發展歲月以十萬年、百萬年、甚至還有超過上億年的古老文明存在。
要知道,這些文明可不是那種閉關鎖國,維持腐朽統治,走上自我消亡的沒落文明,而是那種生機勃勃,國民從上到下對未來充滿期盼,對科技發展倍加關注的星際文明。
這樣的文明、這么長時間、這么多的星際交流機會、甚至也不缺乏戰爭的刺激,按理說,這種文明早已應該發展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如果把地球文明發展速度畫作一條曲線,那絕對是指數曲線——越到后面發展就越快,知識和財富積累更是直線飆升。
據統計,從地球人類出現以來,人類所認識到的信息中90%都是近幾年獲取的。
二十年前,知識按照每隔20年翻一倍的速度增長;十五年前,知識每隔10年翻一倍;八年前,更是兩年就可以翻一倍。
要知道,這些發展數據還是柳生元和從星際文明里朝地球走私各種私貨之前,現在地球技術發展更是一步登天,很多東西的設計圖紙都已經完成了不止一代,只是得優先對基礎工業和計算能力進行更新換代,還沒輪到社會民生方面而已。
如果星際文明和地球文明一樣,也是按照這種曲線進行文明發展的話,怎么也不該只有現在這種水平。
但星際文明科技發展為什么如此緩慢?答案很簡單,文明發展是有臺階的。
有些東西,突破了就是突破了,沒突破,也許就卡在某個階段再也無法前進。
就像地球上,牛頓建立經典力學大廈,近乎完美的解釋一切宏觀現象。
曾經有無數學者哀嘆,世界的真相已經盡在眼前,后來的學者只能拾遺補缺,再也無法做出革命性的突破。
沒有愛因斯坦橫空出世,誰知道什么時候,我們才能將眼界放寬到時空世界和質能轉換?要知道,那時候可沒什么對撞機、高能粒子實驗室。
這就構成了一個悖論——沒有相應的設備,難以觀察到相應的現象;而沒有相應的現象,就無法提出相關的問題;沒有相關的問題,就無法引發相對的思考;至于沒有相對的思考,鬼才知道愛因斯坦是怎么靈感爆發,單單從數學角度推導出相對論來的。
要知道,數學并不是物理,物理是建立在現實存在的現象之上,用于解釋現實的學科。
而數學則純粹是一種邏輯推導,它的計算推導過程不需要有現實物理現象來一一對應,只需要符合邏輯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數學不是一種應用科學,它只是一種超高級的邏輯工具而已,你可以在數學中找到解決現實問題的工具,但是你絕不能因為數學中有這種概念,就認為宇宙中存在對應的現象。
反正,愛因斯坦這種鬼才是可遇不可求了。如果此人活到現在,柳生元和肯定把他拉到月球來,親自找萊拉妮說情,讓萊拉妮動手給他續命。
而個人修行也是如此,很多時候,不是說你有毅力、有師資、有一切外部條件就可以保證修行順利的。
別的不說,就連突破劍豪這一關口,柳生元和都幫不了多少忙。他只能看著弟子們苦苦掙扎,在紅塵萬丈中一步步找到自己的道路。
至于突破劍圣,以柳生元和如今的大能,倒是能保住突破者性命無憂,但是也無法保證其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