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這兩道長河絕非任何生命體可以據為己有,它們更像是一種概念的集合體,時光長河是一切物質、能量、時間、空間等有形之物的概念集合;而生命母河則是一切生命的信息集合,這兩道長河可以被模仿,但絕不可能被個體意志占據。
這位困在維度夾縫中的太古精靈無奈之下,分離了真靈,用自己的身軀接引生命母河,并在生命母河引導下,讓身軀重新打破維度,降臨到低維度空間。
那就是最初的母巢。
母巢什么會本能的創造生命,那是祂的身軀被生命母河浸染才獲得的本能。
而為什么母巢的結構非常特殊?是類似血肉般的空間結構?那是因為,這原本就是一位偉大生靈的血肉之軀!
借助這一點點關聯,這位無名氏總算能錨定了一個低維度空間,從此有了操作余地。
至于祂為什么要將真靈抽離身軀?
那是因為在生命母河的無盡信息沖刷之下,無論何等真靈都無法承受,最終只會讓真靈融入生命母河,這個過程甚至會讓人覺得很溫暖、很享受,就像是柳生元和的父母,最終還是選擇了讓自己的靈魂回歸地球靈海一樣。如果說‘此心安處、便是故鄉’,那么,生命母河就是一切生命起點,也是一切生命的最終歸屬。
雖然這位太古精靈真靈堅固程度遠非柳生元和父母那樣的凡人可比,可是生命母河也遠非地球靈海可比。
所謂生命星球的靈海,不過是生命母河微不足道的一部分,還不如大海里的一滴水。
這位太古精靈將母巢偷渡進入某個宇宙,并等待著母巢重新回歸源海的一天。
這就像將一個容器扔進大海,總有寄居蟹會喜歡以此為家一樣,屬于一個釣餌,只等著合適的目標上鉤。
而且,哪怕沒有‘寄居蟹’,經過生命母河的洗刷,母巢本身也擁有創造理想生命的本能——而理想生命的模板,就是這位太古精靈自己的形象。
當然,成功也并不容易,別看源海戰場的太古精靈論億來算,但是在宇宙中,太古精靈數量還遠比不上河系的數量。
而且,強橫的太古精靈各個人老成精,未必就不能發現他所做下的手腳,所以想要確保成功,就不能吸引成熟太古精靈過來,只能靠自己培養——培養出來的生靈,本身就有他的生命烙印在其中,絕對無法發現他最終的伏筆。
這些被母巢創造出來的生靈,在能力達到一定程度以后,總有一天會發現母巢的存在,并回歸母巢追尋生命的源頭。
如果這些生靈的潛力足夠,那么,母巢會全力配合,與該生命融為一體,幫助該生命凝聚真靈,達到太古精靈的地步——想要脫離母巢的拘束,也只有與母巢融為一體這一種選擇。
母巢的堅韌與宇宙晶壁屬于同類物質,在宇宙中培養出來的生靈,絕無可能打破宇宙晶壁。
也許在萊拉妮看來是自己吞噬了母巢,但那何嘗不是母巢同化了她?如果不是母巢竭力配合,她一個修行不過十余萬年的地球生靈,又有何德何能,能夠吞噬這等神物?
也許萊拉妮覺得自己徹底吞噬了母巢,但是她絕對想不到,母巢的血肉結構方式,本身也是一種特殊規則,這種規則與一般宇宙規則截然不同,它是具體的物質,也是那位無名氏參照宇宙結構自創的根本規則。
只要萊拉妮還是按照母巢結構組成自己的身軀,就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今天的命運。
但不按照母巢結構組成身軀,萊拉妮就無法吞噬、轉化母巢,就要永遠被困在母巢之中,甚至被母巢消化、消滅!
這是一個陷阱,也是漫漫長路的盡頭——只要走出了第一步,就已經無法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