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天動地般的巨響自遠方傳來,一根橙紅色的“光柱”也隨之沖天而起,即便遠在數百里之外依舊能夠清晰地看到。
面對這一毀天滅地般的景象,小島上的人們卻顯得很平靜,只是都默契地放下了手中的工作,齊齊看向東方,并低下了頭,似在默哀。
位于部落最中心處,同時也是最大的木屋中,已經年過七十的老酋長手握比他還要高一個腦袋的木質權杖,站在窗邊,看著遠方的“光柱”,也低下了頭。只不過相較于其他人的沉默,他在低頭后,口中卻還念叨著話。
“又一位可憐人。”
作為在此生活超過千年,并將火山神當作信仰,將遠方的火山當作圣山的族群,他們很清楚這沖天的橙紅色“光柱”的本質是什么,也清楚為什么會發生此等變化。
這是火山神在戲弄誤入其中的外來者,而這最后的沖天光柱,或者說沖天熔巖,便是火山神在失去興趣后,進行的毀滅工作,以圖讓誤入者灰飛煙滅。
也正是因為如此,即便他們族群把那座火山當作圣山,但即便是再隆重的祭祀,他們也不會親自踏上圣山的土地,更別說攀登至山頂了。他們最多最多也就敢讓族內的大祭司帶著兩三名年輕力壯的族人,劃著一艘小船到圣山近前的海域而已,而且還是得族內發生了足以顛覆整個族群的滅頂之災,急需火山神出手庇佑后才會進行的。
換作平日里的祭祀,他們也就敢留在自己的小島上遠遠地遙拜。
恭恭敬敬地向著東方的圣山低了足足兩分鐘的頭后,一絲異樣與恐懼開始在包括部落酋長在內的人群中彌漫開了。
根據教義,每當圣山方向噴涌光柱時,他們都需要朝向圣山,并低頭表示對神靈的敬畏,直到光柱消失。
可今天,這光柱持續的時間長的有點怪了。
按照以往,光柱在出現后不久便會消失,短則數秒,長則數十秒,能夠超過一分鐘的那都是值得在部落歷史中記下一筆的極少數,更別提現如今已經超過兩分鐘了!
光柱出現時間超過兩分鐘,這在他們部落的歷史上倒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但也就僅僅出現過兩次而已,算上今天的這一次便就是三次了。
不過這并不是關鍵,關鍵是,在那兩次持續時間極長的光柱消失后,火山神都發怒了,且還是極為恐怖的怒火,噴涌的熔巖甚至能夠直接跨越數百公里,直接落在他們的部落之中,為他們帶來滅頂之災。
他們的部落的所遭受的第一次滅族危機便源自于此,也是自從那數百年前的經歷后,他們一族便開始了地下通道的挖掘與建設,就為了防備這種情況的二次發生。
事實也證明他們先祖的選擇沒有錯,當第二次遭遇到相同的情況后,他們一族雖然依舊死傷了不少族人,但相較于近乎滅族的第一次,還是活下來了近半數的族人。
而今天,他們或許將要面對第三次了。
“砰!”就在酋長猶豫是否要召集族人進入地下避難之時,一聲更加洪亮的爆炸聲于遠方傳來,直接震得這位年事已高的老酋長心臟一緊,差點直接給嚇得背過氣去。
捂胸緩了一陣后,他才顫巍巍地抬頭看向窗外,而后便被嚇得癱倒在地。
只見圣山方向的“光柱”此時已經變得更加明亮、粗大,甚至隱隱約約還能夠看見有不少飛濺的熔巖正朝著四周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