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最早其實是我師父提出來的方法,我只是借用而已。”李朝陽后方的書架自主突然向一旁移動起來,一道年輕富有磁性的聲音自后方傳出。
下一秒,一位身材高挑,臉戴黑色口罩,穿著一身樸實無華的外套與長褲的男性從書架后方的空間中走出。
他便是李朝陽口中的“照片”,當然,是代號,他的真實姓名叫做“紀遙”,“變化”境超能者,正是那位能力與記憶相關,能夠抽取他人記憶的超能者。
但他的能力可不止抽取記憶這一條,畢竟他可是位“變化”,能力是經過二次加強的,而他經過了二次加強的能力,便進化出了剝奪他人記憶的能力。也正是靠著這項能力,他才會成為“特應部”里的紅人,負責過無數次針對誤睹超自然現象發生的普通人的記憶剝奪。
而他最近負責過的,最大的一場“業務”,便是兩年多前,發生在上滬的“千達廣場恐襲事件”了。導致那場事件的“王牌”成員絲毫不加以掩飾,直接在商場內的人質眼前使用超能力,導致事后他不得已再一天時間內剝奪了足足數十名普通人的有關此方面的記憶,可把他累得夠嗆。
什么?抽取記憶可能傷害到大腦?這個不用擔心,也不知是特地針對超能者還是他的能力有什么特殊性,總之他的“記憶剝奪”對普通人使用是不會導致普通人受到傷害的,反到是對超能者使用,就算只是剛覺醒超能力沒多久的超能者,那也多多少少會對其大腦造成一定的損傷。
對此,部分超自然科研學者在進行研究后給出了一個猜想,那便是普通人與超能者的大腦并不完全相同,后者要比前者額外多上一堵無法觀測,且僅限于超自然領域的“防火墻”,境界越高,“防火墻”也就越厚。
至于這“防火墻”的用途,自然就是保護超能者的大腦不受超能力影響了。紀遙的“記憶剝奪”之所以會只對超能者的大腦造成損傷,就是因為他在對超能者使用能力后,自身的能力與對方大腦的“防火墻”打起來了,而越激烈的爭斗就越有可能導致誤傷。
所以在剝奪超能者記憶后對對方大腦所造成的損傷,很有可能本質上并不是紀遙能力的副作用,而是他的能力在突破對方大腦中的“防火墻”時不小心給誤傷導致的。普通人大腦沒有這個“防火墻”,他的能力能夠暢通無阻地進入其中,沒有發生爭斗,自然也就不會誤傷了。
打個比喻的話就是,人的大腦相當于一個房子,普通人的房子沒有門,紀遙的“記憶剝奪”能力則相當于一名外來者,可以直接進入沒有門的屋子,取走房子里面的東西,也就是對方的記憶;可超能者的房子是有門的,如果外來者想要進入其中取走里面的東西,就只能想辦法破門了,但破門卻多少會對門框本身造成一定的損壞,越堅固的門,破壞掉后造成的損壞也就越多,要是門實在太過堅固,乃至于根本破不開,那外來者甚至可能會選擇放棄破門,改直接破墻,那樣的話對這個房子所造成的損壞可就十分夸張了。
這也就是當下紀遙所煩惱之事。
柳森作為“縱橫”,他“房子”的“門”肯定無比堅固,堅固到幾乎不可撼動,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進入他的“房子”里窺探他的記憶,就只能靠砸墻了,而砸墻對房子本身造成的損害也多大,無需多言。
這也是之前他主動提出要進行“記憶提取”,在場的其余人會被驚到的真正原因,畢竟該做法無異于自殘。
可他明知如此,卻還是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只能說明他很看重自己的手下,不愿他們因為自己的錯而斷送掉人生,乃至生命。
這猜想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有事實依據的。在華夏十大“縱橫”中,除了已經名義上退休的陳夕晨外,其余九人都有著各自的職務,以及各自的下屬。而在這些大人物之中,對待下屬最好的,無疑就是柳森,他是真把自己的屬下當兄弟的,有事沒有就喜歡把他們叫在一起去喝酒,導致東北地區成為了全國超自然現象時,平均響應速度最慢的地區,東北地區總部下轄的城市分部的當遇到棘手的超自然現象或事件,想要尋求地方總部的協助時,也都有了直接打電話給他們個人,而非辦公室的習慣。
至于為什么柳森會對待下屬如此之好,除了東北人天生的自來熟外,更多的可能還是柳森本身的性格所致,這就無法去推斷了,畢竟柳森的想法如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真要這么做嗎?”沉默了許久后,紀遙試探著問道。
“嗯。”李朝陽點頭,沒有任何猶豫。
“既然是柳森自己決定的,那我尊重他的選擇,無論會發生什么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