榭水閣。
封瀟瀟并不急著回宮,而是在等消息。
朝堂博弈在即,多少人頭落地?
三日后,向云戟來報:“督辦大人,實在是太精彩了,正如你所料,朝堂大博弈開始了,詳情如此……”
張居正果然厲害,成功說服了徐階、高拱。
穩坐壁上觀!
清流一派內部出現分歧,開始分化。
御史臺、大理寺等部門長官,不肯善罷甘休,籠絡了一大批文官、學子,聯名寫了血書,呈上了金鑾殿。
封瀟瀟聽完匯報,眉頭微蹙。
特么的,血書都用上了?
這幫鱉孫子,真狠!
御史臺由文正侯把持,文正侯被殺,御史臺的官員倍感羞辱,聯名彈劾自己,本在意料之中。
但大理寺,是不是吃飽了撐著?
三司同仇敵愾?
封瀟瀟想了想,問道:“還有誰?刑部參與了沒?”
向云戟搖頭:“沒有。”
封瀟瀟心思急轉,靈光一閃。
自己是東宮近侍,太子炆身邊的紅人,一旦罪責落實,太子炆御下不嚴之罪,同樣難逃問責。
文官慣用的伎倆,步步緊逼。
此事若辦成,必然水漲船高。
而皇主朱元吉,正給自己的孫子鋪路,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妥協,矛頭直指年幼的朱允炆,無異于要他老命。
封瀟瀟想明白其中關鍵,笑得開懷。
“哈哈……只要張居正等人不摻合,太子炆壓力就會小很多,朝堂的這些魑魅魍魎,興不起什么風浪。”
張居正等人做事,終究還是有底線的。
清流一派內部大清洗,已是必然。
朝堂內部大清洗,亦勢在必行。
至于誰受益,誰倒霉,則不得而知。
向云戟曾是國子監貢生,十分熱衷于評論朝政,隨即笑道:“督辦大人,所言極是。”
“值此關鍵時刻,徐階等人絕不會給太子添堵。”
“不過呢……朝堂的這場風暴何時止,最終還要看首輔嚴菘的態度,他才是真正的老成謀國。”
說完,露出高深莫測的表情。
封瀟瀟終究對朝堂所知有限,微感錯愕。
首輔嚴菘?
向云戟把封瀟瀟的表情盡收眼底,得意道:“嚴閣老歷經沉浮,比誰都了解當今皇主,他早就洞悉一切,絕不會針對您與新太子。”
事實上,刑部向來聽令于嚴菘。
沒有他的命令,刑部根本不敢攪進這場大博奕。
朝堂局面之復雜,令人側目。
向云戟簡單論述了一下朝堂格局,然后,意有所指道:“嚴氏一黨,最喜歡與清流一派過不去。”
封瀟瀟聽了,再次感到錯愕。
敢情自己是瞎操心了?
殺死文正侯這把火,怎么也燒不到他的頭上。
徐階等人老于世故,得悉文正侯罪證確鑿,自知理虧,恐怕恨不得立刻把自己摘出去,以免引火燒身。
張居正這個龜孫子,竟敢嚇唬自己。
流氓文人一個!
……
巍巍金鑾殿。
朝堂博弈,愈演愈烈。
皇主朱元吉一反常態,異常強硬,借機罷免了一大批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