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下來,朝堂恢復了秩序。
可是,這只是開始。
炆帝緊接著頒發了天武令,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修煉狂潮。
太學宮率先響應,建立天武閣。
各州郡紛紛效仿,分閣遍布天下。
令天下武者想不到的是,以慈航靜齋為首的正道聯盟,主動響應炆帝號召,同時頒發了天武令。
一石激起千層浪!
武道大興,已成必然。
原首府徐階府邸。
“瘋了,瘋了……”
“什么文武并重,這是要毀了天下讀書人的根基嗎?長此以往,我等學無所用,悲哉!”
“先帝啊……”徐階披頭散發,執節悲呼,大罵炆帝與封瀟瀟不是東西。
直到現在他才想明白,炆帝罷免他的真正原因。
說到底,就是嫌自己礙事。
炆帝不認同他的施政方針,所以才一擼到底。
高拱默默地喝著酒,一臉抑郁。
他是原太子?的授業恩師,可以說是炆帝的師公,從沒想過自己會被罷黜,心里比除階更難受。
“是張居正……”
如果不是張居正臨陣倒戈,炆帝未必敢下此狠手。
高拱苦笑,提醒徐階。
“哎,也許是我們老了。”
徐階、高拱、張居正,可謂清流一派的三駕馬車,天下讀書人的楷模,張居正雖年輕,威望卻不在二人之下。
張居正倒戈后。
清流一派,內部瓦解,
現在分成了兩個派系,互相看不順眼。
其中一派代表著新格局,主張‘文武并重",另一派代表著舊體系,主張‘以文抑武"。
文武并重,兼容性更強。
張居正曾提出‘文武并重"的政治主張,高拱當時沒多想,給予了不少支持,現在回過神來,發現自己被算計了。
“前年太學宮初創,老夫就不該支持他。”
“豎子,騙了我們。”
大明有國子監,原本不需要太學宮。
張居正受封瀟瀟蠱惑,偷偷辦起了太學宮,美其名曰‘培養復合型人才",徐階與高拱,并不知道背后隱情。
這是一盤大棋,布局久遠。
太學宮成立后,繞開了國子監,開始培養自己人。
現在呢,張居正羽翼豐滿,網羅了大批復合型人才,就算徐階和高拱撂挑子,整個朝堂被清空,亦構不成威脅了。
正因此,舊體系的官員一敗涂地。
最后沒辦法,只能兵行險招。
一個月前,舊體系的數百官員聯名上書彈劾,以辭官相要挾,希望炆帝收回成命,重新啟用徐階與高拱。
如此逼宮納諫,史無前例。
不曾想,炆帝大手一揮,直接批準了。
就這樣,舊體系一派徹底覆滅。
徐階和高拱得悉真相后,差點暈倒。
玩了一輩子權謀,卻被幾個年輕后生聯合起來,給玩了個囫圇,輸得那叫一個徹底。
他們也是要自尊心的,所以崩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