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歸農感動得不行:“謝軍主信任,末將愿立軍令狀?”
封瀟瀟微微頜首,淡淡道:
“兵貴神速,殺……”
“喏!!”
田歸農與霍不疑領命,兵分兩路,殺入大宋腹地。
短短三日,連下十六城。
其勢之迅猛,嚇壞了大宋勛貴。
洛京一片混亂,百姓紛紛逃離。
宰相趙普終于怕了,主動發出召賢令,廣納天下能人志士,守疆護土,共抗大敵。
可惜大宋子民安逸久了,根本不喜歡打仗。
除了高談闊論,完全沒有行動力。
趕赴前線作戰的江湖志士,也是寥寥無幾。
今日朝會。
久不上朝的宋徽宗,終于主動露面,他那肥胖的身軀往龍椅上一靠,有氣無力地說道:
“大明來勢洶洶。”
“諸位愛卿,可有退敵良策。”
群臣聽了低頭順目,眼角余光盡往趙普那邊瞅。
宰相大人,說話啊。
你就是我們的風向標!
你不說話,我們也不敢說啊。
趙普見了,心里直罵娘。
要是換成往常,群臣如此不作為,他會覺得這是殊榮。
但今日不同,那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皇主,老臣認為……”
趙普無奈出列,說出了自己的退敵之策,文官們聽了紛紛附和,武將們心里卻直搖頭。
敵人連破十六城,現在知道厲害了吧?
沒有武將以命相搏,爾等能安享富貴?
有本事,上啊……
宋徽宗聽了趙普的退敵之策,眉頭鎖了起來。
上策:和親、納貢?
他雖說不是雄才大略的君主,但自認為還是明君,不然也不能把大宋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如此富足。
和親、納貢,終究有損君主顏面。
但趙普所說的上策,付出的價代最小,滿朝勛貴最能接受,因為大宋有錢啊,國庫充裕,不會損害到他們的利益。
至于和親公主人選,宋徽宗雖說有些不舍,但比起自己的寶座,孰輕孰重,自然是不用說了。
再寵愛的公主,也是可以割舍的。
中策:擺下擂臺戰,甄選三軍統帥?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大宋有兆億子民,不缺像岳中齊那樣的統帥人才,只要愿意為朝廷效力,高官厚?直接一步給到位。
趙普和他的幕僚們,苦思冥想了三日,才想出這一條妙計,不然朝中那些上品階武將都不愿掛帥,他有什么辦法?
只是呢,趙普做夢也沒想到,大明軍隊如此驍勇,短短三日就破了十六城,而大宋軍隊竟如此不堪一擊。
原本所謂的妙計,現在變得有些雞肋。
時間不等人啊,只能算是中策。
下策:割地、求和?
趙普根本不敢提,那是亡國之君干的事。
宋徽宗心里也很清楚,不需要擺到明面上。
否則,只會動搖人心。
“愛卿,你認為誰適合做這個和親公主?”
略一思索,宋徽宗有些心疼地說道。
那表情,盡是慈父情懷。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