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河兩口子別的沒弄明白,可‘開刀’兩個字倒是聽懂了。兩人立刻緊張的渾身發軟,他大哥張大河更是寒冬臘月大汗淋漓!
現在這個年代,農村做手術的人可以說鳳毛麟角。這時候農村人理解的開刀,就是用菜刀把肚子庫次一下刺開,然后掏心掏肺和攪糞勺似的胡扒拉一通!
(反正我小時候就是這么理解的!哈哈!)
“不用!就是發炎而已,做什么手術啊!一會我給她開點針對性的消炎藥,每天再來打兩個吊瓶,差不多一個星期就行了!”
這可是喜事,張二河趕緊把好消息告訴了一旁的大哥大嫂!
“啊~!不拿刀刺俺肚子啦!”一聽不用開刀了,胡春華腿肚子轉筋的地方,立馬感覺不到疼了!
“打打針,吃吃藥就能好嘍!”聽到這個消息的張大河也是滿臉喜色!這時候他腿也不抖啦,汗也不流啦,腦袋瓜子也不愁啦!滿心都是歡喜!
“嗯,不開刀,人家大夫說吃藥打針就能治好!說這病治起來簡單的很!”
張大河樂得直夸這位大夫道:“沒想到這小鬼子大夫技術就是高,治病吃藥不開刀!”
大哥的話惹得張二河又是一陣大笑,趕緊給大哥大嫂解釋:“哥,嫂子!人大夫可不是鬼子,人家是廣城來的!那里經濟比咱這里發達的多,技術也好不少”
張大河兩口子和林春杏,這才知道老二剛才笑的啥!剛剛他們還納悶,老二啥時候學會日本話了,居然能聽懂這個日本大夫說的啥!
沒想到居然鬧了這么大個笑話!
最后開了七天的吊針和藥,連檢查費用也不過二百多塊錢,只今天賣魚的錢就夠了!
這種結果他們自然興高采烈。可在家里等著的胡玉蓮,卻是等得心急火燎的。
老大雖然性格木訥了些,可孝順也是真孝順。有點好吃好喝的,總會想著他們老兩口。
大兒媳婦雖然性子潑辣了些,可對老人也是沒得說。沒分家的時候,家里的臟活累活總是搶著干。
即便是后來分了家,有好東西也知道給送點過來。前些天二河給他大哥大嫂割的肉,都切了半塊送過來老宅!
“大奶奶,俺二叔帶著大叔大嬸去醫院看病,肯定能看好!”張二河家里,楊雪韻正在胡玉蓮的指導下,學著縫頭飾。
看出胡玉蓮的擔憂,停了手里的針線活安慰她!
今天早上剛起床,胡玉蓮就找上了門。給她爹娘說要讓自已跟著她學針線活,說一天手腳快點,能掙好幾毛錢呢!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她爹娘自然高興壞了!眼下家里正是緊巴巴的時候,有了這個活計,總算不用擔心全家老小餓死在這個冬天了!
楊雪韻想的還不止這些,她覺得二河叔就是自已一家人的救星。不僅給自家人送了御寒蔽體的棉衣,還給她娘看了病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