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一開始聽說大姑子一家來,兩人也是愛搭不理的。兩家仨兒子,到現在還打著光棍呢,哪有閑心伺候別個!
其實對于大姑子一家,這妯娌倆未必沒有一絲埋怨。
人家閨女都能貼補娘家,你說你仨侄子都還是光棍漢,你這當姑姑的,就不知道給張羅一個?
不過當聽到呂快腿
有雞有魚還有肉,爬犁上還拉了一個鼓鼓囊囊的大麻袋!啥東西?莫不是給他們家買了個媳婦回來?
頃刻間,妯娌倆已經把那一麻袋布頭,給想成了大姑子給親侄買的媳婦了!
這年頭,窮山溝里有大把的人娶不上媳婦。這時候,就會有人花錢去更窮的地方或買或騙的,弄個媳婦回來!
有的村里一家買不起,就幾家聯合起來買。和后世團購有些相似!
合伙買的媳婦輪流著給各家生孩子,傳宗接代。
至于先后順序,則由誰出的錢多寡來定!
還有的人家兄弟們多,個個都娶沒錢。那就商量好了,娶一個媳婦兄弟幾個一起來,反正生的孩子,總歸是自家的種!
妯娌兩個,已經在盤算這兒媳婦咋分了!
不過現在別的先別說,得先把老頭老太太哄好嘍!
這大姑子肯定聽老頭老太太的,別到時候惡了大姑子,沒了自家兒子的事,那可就壞了大菜了!
“娘,俺大姑姐來了,我去燒水!”
“是啊!俺家里還有點前幾年藏的茶葉,給大姑爺沏上!”
老大媳婦趕緊指使自已兒子,去家里翻那塊陳年老茶餅。
大姑姐家既然帶這么多禮,即便不是給侄子買了媳婦。那些雞魚肉不少,總得自家多占點才行!
胡家老頭老太太,看著突然熱絡起來的兒媳婦,并不意外。
這老兩口年輕的時候好歹也闊過,只不過解放后被斗的厲害,更被攆進了這大山坳里。
可他們的見識并不少,倆兒媳婦打的什么主意,他們老兩口心里和明鏡一樣!
不過他們老兩口,可比兒媳婦還著急呢!這三個大孫子到現在連個媳婦都沒娶上,他們心里頭那個急啊!
所以,胡玉蓮和她丈夫今天在娘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優待。
不僅是一向親近的老爹老娘對他們格外熱情,就連平日里總是冷著臉的兩個兄弟媳婦,也變得異常殷勤起來。
盡管那壺泡好的陳年老茶餅,散發著一股淡淡的卡拉子味道,但張大石卻喝得津津有味。
而三個大侄子更是嘴巴甜得像抹了蜜一樣,一口一個“大姑”、“大姑父”地叫著,讓張大石很是享受了一把飄飄然的滋味。
雖然,這次來娘家,胡玉蓮并沒有給他們帶回兒媳婦來。
但當得知那些布頭可以做成頭飾換錢時,妯娌倆的眼睛頓時亮得嚇人,仿佛看到了無數的鈔票在向她們招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