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國朝運力低下!于是有煤礦的地方,就興起了以煤換糧,或者以煤換錢的行當!
也就是說,你可以從煤礦運煤去附近縣城。縣城物資局會以每百斤煤,兩毛錢或者半斤棒子面的價格作為交換!
這個煤換錢,煤換糧的營生,知道的人非常少!現在七十歲以下的都沒經歷過!
張大石其實一開始,也不知道有這個活計。只單純覺得煤礦單位大,應該有機會弄到吃食。
陽縣城離風化煤礦相隔六十多里地。張大石硬是在冰天雪地一天趕個來回,一次用獨輪車載300斤煤!
那個時候,張大石當然不會要錢了,他要的是棒子面,一斤半棒子面,就是他一天的收入!
冰天雪地沒吃沒喝,餓了從路邊抓把雪充饑,渴了也抓把雪解渴。
饑腸轆轆推著300斤煤,一天往返130里路。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或者說根本不是人能做到的!
當年張大石為了媳婦,和兩個嗷嗷的兒子,硬是咬牙熬下來了!當年幾乎已經等死的胡玉蓮,看著自家男人帶回來的一斤半棒子面,激動的號啕大哭。
一家人算是有了續命的糧食。可這一斤半棒子面,要是他們這個小家吃,還能勉強湊合!
但作為老大的張大石,又怎么忍心不顧及爹娘和老三他們。所以這一斤半棒子面,還得分出去一半!
“蓮花!當年要不是為了弄口吃食,我也不會去煤礦賣命!也就發生不了那種事了!”屋子里張大石說這話的時候,滿心都是無奈和心酸!
當年他三十啷當歲,盡管體力不錯!可那點棒子面他哪里舍得自已吃多少,大部分都進了胡玉蓮和兩個兒子嘴里!
堅持運了十多天的煤,張大石終究還是沒扛住餓和累,倒在了雪窩里!
他倒下的地方,正好是他姥姥家附近,也就是張大石他娘劉鳳琴的娘家!
而那時候的三嬸劉大美,剛剛二九年華。她自幼父母雙亡,災荒年連個婆家都找不到!
災荒年自家人都養不活,誰會在那個時候娶媳婦,都在給自已爭命呢!
當時劉大美孤苦伶仃,正一個人在野地里挖草根充饑,正好就看見了倒在雪窩里的張大石!
張大石懷里那些棒子面,讓劉大美眼睛放光。直勾勾的盯著,根本挪不開!
那個時候的劉大美,還不像現在這么貪得無厭。在搶了就跑,和救人吃飽兩樣選擇中,劉大美選擇了后者!
把張大石費勁巴拉的拖進自家房子,劉大美終究沒忍住,先燒開水,加了兩把棒子面后,趕緊把火滅了用鍋蓋捂上!
在這個糧食極度缺乏的時期,誰家有糧了,都不敢大張旗鼓的吃。得偷偷摸摸才行,糧食味都不敢散發出去!
喝了幾口玉米糊糊,緩過勁來的劉大美。也試著給張大石喂了點,可惜當時的張大石已經累餓的昏迷了,哪里還能咽得下東西!
看著昏迷不醒的張大石,劉大美也害怕了!她當時畢竟才一個姑娘家,家里要是躺個死人,哪里會不害怕!
苦著臉想了半天,才想起來,她爹當年還在炕底下埋了半壇子地瓜燒酒。
說是留著給她出嫁的時候用,可惜還沒等劉大美找婆家,兩口子就得急癥死了!
把酒挖出來,看張大石嘴都張不開。劉大美只能含羞帶怯的用嘴渡給他喝!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