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能值百十塊錢!”胡玉蓮顯然被老爺子的話嚇了一跳,從老爺子手中重新接過鼻煙壺,放燈底下仔細打量!
“我娘唻,于得祿要是知道把寶貝當玻璃渣賣了,不得拿腦瓜子撞墻啊!”張大石也接過鼻煙壺打量,邊打量邊調侃于得祿!
拐子河村,于得祿正給媳婦顯擺今天的收入呢,突然感覺身上一冷,猛的打了個噴嚏!
“啊啼!誰在背后罵我!”于得祿摸了摸后背,忍不住罵了兩句:“肯定是咱村老范家那幫子,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一隊能進廠掙工資的人不多,于得祿媳婦范玉芳和弟媳婦范玉芬兩人算是少有的幾個!
她們姊妹倆,自然就成了老范家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平時沒少被曲曲!
“理那些酸油瓶子干啥,誰有錢誰舒坦!”范玉芳捋著票子,嘴角的笑壓都壓不住:“明天你早起點,咱鄉里也不見得有多少好牲口,好驢別被人挑完嘍!”
“放心吧,后半夜我就走,非得挑頭好驢子!”
縣城廢品回收站,張中堂又掏出一把銅錢銅板銅件,甚至里面還有塊袁大頭:“看看,值錢的玩意多了,放他們跟前都不認識!”
“呵呵,多虧有二叔您給掌眼啊,這一塊現大洋就能值十塊錢!”胡玉蓮算了算,今天村里人送來的廢品,再加上附近居民來賣的,一天收入就有小兩百塊錢!
若是加上這些古董寶貝,今天收入直逼300!
自身價值能得到體現,讓張中堂心里美滋滋:“還有這些,雖然值不了太多,但肯定比賣廢紙強!”
八十年代初,由于當時印刷工藝有限,舊報紙經處理后可用于造紙等工業生產,所以價格不算低,基本上維持在兩毛錢一斤!
而張中堂挑出來的這些書,大都是些線裝書籍,如一些清末民初手工抄寫的三字經,千字文等等!
這些線裝書籍只要略微宣傳一下,說小孩子枕著睡覺能啟蒙學識,立馬就會成為各位寶媽的心頭好!
“呵呵!一兩塊錢一本隨便賣!”一本線裝書籍連二兩都沒有,卻能賣出幾倍于廢紙的價格!
“二伯,我跟您學學這行當行不!”張大石看自家二伯轉手的工夫,就能把不值錢的垃圾變成寶貝,羨慕不行!
“你?”看著自家這個大侄子,張中堂好笑的把兩枚銅錢遞了過去:“來,看看這倆銅錢有啥區別!”
“啥區別?”張大石接過銅錢左右打量,翻來覆去比較了半天疑惑道:“沒區別啊,不都一樣嘛!”
看自家男人滿腦袋漿糊,胡玉蓮把銅錢要了過去,只略一比對就找出了區別:“這枚顏色不對,重量也輕一點!”
“咦!”胡玉蓮的話,讓張中堂對自家這個侄媳婦刮目相看:“大蓮子倒是蠻心細的,這么點差別都能覺出來,以后倒是能跟著學學!”
“至于你!傻泡子眼,根本不是這塊料!”張中堂的話,讓張大石老臉一紅,忍不住埋怨道:“不學就不學,您老咋還磕磣人!”
正月十五過后,張二河才總算把縣里的事安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