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省有首贊美豆橛子的歌謠,是這么唱的;
豆橛子,想你啦,家家餐桌上不能少它!
年年歲歲吃的都是它!
這吊玩意誰發明噠!
“再說了,咱村水利上可不差!雖然都是些溝坎地,但絕大多數都能澆上水!”
拐子河村九山腳下有個小水庫,雖然蓄水不多,但只要肯辛苦還是能澆上水的!
說到水利工程,咱國朝說第二,那么這個地球上就沒哪個國家敢說第一!
不提0省的都江堰,也不提陶人省的鄭國渠!
單是咱河南省的紅旗渠,真真就是再現天河,是真正能造福子孫萬代的世紀工程!
而這種工程,也只有大集體時代才能出現!
后世很多人詬病大集體時代,說大集體耽誤了國朝幾十年發展,說分田到戶第二年,大家就解決了溫飽問題!
可他們從來沒想過,分田到戶后,各家地里澆的水是怎么來的!
沒有前三十年國朝不遺余力的修建水利工程,即便是分了田地,照樣長不出填飽肚子的糧食!
就如同一個人吃了10個饅頭,第10個饅頭吃飽了,卻去埋怨前9個饅頭不頂事一樣!
“種果樹,養雞養鴨養羊,哪樣都是頂頂掙錢的營生!”
“德龍叔,眼睛不能只盯著睫毛吶!”
“真鬧掰了,大不了就不分地唄!”張二河指著二隊三隊的社員笑道:“反正二隊三隊的社員餓不著,買糧也能吃得起!”
張二河這話,得到了兩隊社員的一致贊同!
范家借機鬧事的愿望,終究難以達成!畢竟二隊三隊社員耗的起,但少有人在廠子里做工的一隊,可都眼巴巴等著糧食救命呢!
“呵呵!運氣不錯!”村里抓完鬮,掄到各生產隊去分地了!
張二河打眼一看自已抽到的字條,差點笑出聲!
“啊是嘛是嘛!哪塊地?是十六畝塬嗎?”一聽自家男人說運氣不錯,林春杏就往村里最好的那塊地上想!
十六畝塬可以說是拐子河最好的地,既靠大路,離水渠還近,更重要的還是整塊的!
也是村里產量最高的田!
“呃!是水灣子!”看媳婦興奮的模樣,張二河也只能給她潑潑冷水了!
“啥?”林春杏簡直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看自家男人興高采烈的模樣,還以為抽到了啥好地,結果居然是最賴的!
“水灣子你樂呵個什么勁,想氣死我啊你!”難以置信的接過字條一看,果然上面清清楚楚寫著水灣子(兩畝一分二等水澆地!)
不管是旱地還是水澆地,分田的時候,都會把地分成兩個等級,即一級地二級地!
而地況復雜地方的村子,還有三級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