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崢也憤憤不平道:“欺人太甚了,哪有先生是這樣的啊?我們從前讀書從來沒有挨過餓,你喜歡吃燒餅就自已吃啊,干嘛非要我們吃,憑什么啊?我們是來學寫詩的,又不是學吃苦挨餓的!”
“對啊!”宗錦澄力挺小弟們,“先生,你這要求太無理了,我們無法接受!”
沈亦白和宗文修也跟著點頭:無法理解,無法接受。
五個崽子決定抗議到底,不犟贏蘇溪不行。
但蘇溪卻道:“那就去寫詩吧,你們既然不想吃燒餅,那就靠本事來贏。寫的好,吃包子,寫不好,吃燒餅。”
“寫就寫,本來我們就是來學寫詩的!”宗錦澄最不能激,他捋了捋袖子,扭頭就去大書房里找自已的書桌。
其他人也趕緊跟著他進去。
因為沒有出題,眾少年便仍然按昨天蘇溪留的作業,繼續用最文雅的話罵人,只不過挨罵的對象從羅驚風換成了蘇溪。
昨天聽蘇溪悲慘遭遇的共情程度,遠不及自已今天體會過后的深刻。
憤怒,會大大增強人的創作激情。
待新一輪的作業交上來,五個小少年臉上的怒火還沒消,一個個站成一排目視前方,他們不敢跟蘇溪對視,因為怕一對視就忍不住想揍這個怪老頭。
徐婉和蘇溪一起看作業,這幾首詩里的怒火都快從紙上鉆出來直襲門面了,而且雖然并未點名罵的是誰,徐婉也能感覺出來,這就是在罵蘇溪。
完了,蘇老先生不會生氣吧?
她偏頭看了一眼,就見蘇溪笑得見眉不見眼,連聲道:“好,好,這寫的才算點樣子嘛。行了,算你們過關,去吃包子吧。”
徐婉:“??”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蘇老先生,既能肆意地罵別人,也不介意別人肆意地罵自已。
神人啊。
少年們一聽能吃包子了,趕緊一窩蜂地沖上去,一人手拿兩個肉包子開始啃。他們正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紀,個個飯量大的驚人,兩個包子根本不夠,吃完又去拿新的。
宗錦澄一手啃一個包子,還不忘給徐婉遞過來一個:“娘,你是不是也還沒吃?給你。”
徐婉心中一暖,接過包子晃了晃,眉眼帶笑地說:“我還得謝謝你們啊,帶我吃上了包子,不然我也要跟著一起啃燒餅了。”
宗錦澄咯咯直笑,他保證道:“娘你放心,我們肯定好好學,帶你吃好吃的。”
蘇溪手里拿著一塊燒餅,看著母子兩人的暖心互動,嘴角帶著笑意,這小子,長著一張離經叛道的臉,卻對母親極為孝順,真不知道是怎么養的。
不過這么折騰了一番,徐婉算是徹底明白蘇溪要做什么了,他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怪老頭,而是看出了孩子們都很乖巧和理智,所以在想辦法調動他們的情緒。
蘇溪本來就是情緒流的寫詩大家,他能體恤平民,靠的就是那強大的共情能力,而這點,是孩子們都還很欠缺的。
哪怕他們策論學的再好,那也是速成班出來的,只有理論,沒有實踐。而這個缺點,在詩賦這一科中暴露得最明顯。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