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大學士說:“我們在回稟皇上的時候,可以說這十五人皆有一甲之才,但實際報上去和對外公布的,只能是三人。”
歷史上曾有一次非常有名的科舉考試,那屆考生強到最后有八人都拜過相,但也只能按規矩定出一甲的三人,不會因任何例外而更改。
邵侍郎道:“那就依大學士所說,報這三人上去。”
韓大學士搖頭:“不行,這三個名字不能放出去,百姓見不著人還好。但殿試給皇上見了,他只會覺得我們在玩過家家,選三個孩子上去把科舉當兒戲。”
邵侍郎沉默了半晌,還是忍不住道:“可他們三人的文章確實是這些人里最好的,我們不應該……”
韓大學士打斷他道:“好不好應該交給皇上在殿試上來判斷,一個小小的會試,排名前后沒什么影響,我們不能拿身家前程來賭。”
邵侍郎被說服了。
他低聲問道:“那這三人,我們應該換掉誰?”
韓大學士冷靜自持地開口:“宗錦澄是宗大將軍唯一的嫡子,不能動。”
邵侍郎連連點頭。
如今京城權勢最高的兩位就是羅驚風和宗肇,別說他們這種正三品官員了,就是皇上來了也要給幾分薄面。
邵侍郎往下繼續看:“宗文修是遠揚侯府二房的嫡子,也是宗大將軍的親侄子,這……好像也不太方便動。”
兩人將目光齊齊放在了另一個名字上。
秦夜。
其父也在朝為官,但僅為正五品官員,從寒門考出來的狀元郎,這個身份已經超過了大多數人,但在權大勢大的京城卻不值一提。
韓大學士輕嘆道:“小小年紀便能中解元郎,如今又要中會元郎,才華實在出眾……但年齡太小了,處理不了朝中的爾虞我詐,秦大人也護不住他。壓一壓吧,評個二甲,去翰林院歷練兩年就能升上來了。”
邵侍郎心里咯噔一聲,忍不住問道:“直接從一甲的第一名挪去二甲嗎?大學士,這……這可本該是會元郎的少年啊。”
韓大學士沉默了半晌,輕聲回道:“不然呢?你要挪宗家的那兩位嗎?你我有幾個膽子敢動他們?”
“可是……”
“別可是了,盡快在這十五人里,挑個已經弱冠的考生上來,點個會元郎。”
邵侍郎越聽越心塞,他嘀咕道:“既然都要從后面挪,為什么不直接把宗大將軍的嫡子挪上去,他本就是第二名。”
從
“先挪走一個十一歲的會元郎,再挪上來一個十一歲的會元郎,是你瘋了還是我瘋了?”韓大學士提醒他,“今日我就教教你怎么做主考官,凡是皇上、宗大將軍、護國公,這三人沒來交代咱們,那就誰都不能動科舉的公平性。”
邵侍郎:“……”
公平,公平在哪里?
把秦夜都撤去二甲了,這算什么公平?
邵侍郎悶不吭聲地把第四名拉了出來:“潘宏枝,今年二十二,弱冠了。”
韓大學士看了眼道:“寒門出身,壓不住宗錦澄的身份,宗家恐有不服。”
邵侍郎:“?!”
不干了!老子不干了!!
科舉監考官這活根本就不是一個好官該干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