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為一名重生者,他有著天然的巨大優勢。
不僅知道增長點在哪里,也知道困難在哪里。
既可以有的放矢,又可以提前規避風險。
對別人來說是風險,對他來說,可能反而是機遇!
“對了,江濤,你想去哪里呢?同樣為欠發達地區,可能側重點不一樣。比如,東北,是老工業基地,現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漸沒落了,以后肯定要重新振興,這也是你們發改委目前主抓的一項工作。西部地區,歷來就是貧困之地,需要大力開發。還有中部,人口多,人均資源不足,一直沒有發展起來。還有邊疆地區,這個大伯不推薦你去,因為經濟基礎太差,主要是維穩和民族宗教問題,以穩定為主,并不容易出彩。”林行儉道。
“大伯,您說的對,我雖然想做些事情,但也不是頭鐵,邊疆地區就先不考慮,以我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駕馭復雜的局面。我想請教一下林爺爺,畢竟,您長期主管過華夏經濟工作,是這方面的權威泰斗。”梁江濤道。
其實,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困難,也有每個地方的優勢。
有時候,困難反而可能成為優勢。
只要干好了,都能出大領導。
沒有治理不好的地方,只有無能敷衍的干部。
比如,受限于資源稟賦、人口結構等,貴州永遠無法發展成粵東,但貴州的干部就沒有成績嗎?
當然不是這樣。
事實上,后世,貴州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一線戰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貴州的干部經過鍛煉,各方面進步很快,提拔進步也快。
好幾任省委書記都進中央了。
“梁小子,依我看,現在咱們國家整體還很窮,屬于有能力的地方率先發展的階段,并不會平均用力、平均發展,先發展起來的地區,還會對落后地區產生一定的虹吸作用,客觀上反而會加劇這種不平衡,未來一段時間區域發展的差距還會擴大。這是歷史大勢決定的,不以個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所以,當前這個階段,你不能去工業基礎太差的地方,不能縱然你有三頭六臂,通天之能,也只能干瞪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林老分析道。
梁江濤鄭重地點頭。
林爺爺說的太對了,這也是爺爺之前教給他的,要審時度勢。
“東北,我建議先不要去。東北不是沒發展,而是已經發展過了,必然地走向了衰落,如同美國的底特律,想要重振,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實現的。”林老道。
梁江濤凜然。
不愧是林老!
果然眼光毒辣。
事實上,盡管現在政府已經提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還專門成立了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東北辦”,設在國家發改委內部,由國家發改委一個副主任擔任主任。
剛一成立,就迅速行動,進行大規模投資,首批投資100個項目,總投資額達到610億元,后續還會繼續追加投資。
但要真正拿到結果,還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至少在梁江濤重生時的2023年,東北還沒有出現復興的苗頭。
反而人口大量流失,網上一直流傳“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說法。
和過去的燦爛輝煌相比,令人唏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