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州被評為全國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
這是難得的榮譽。
對于很多市委書記來說,有這么一項榮譽,就可以說道很多年。
但對梁江濤來說,這些都是灑灑水。
只能錦上添花。
他要實現的宏偉目標,遠遠不止這些。
在梁江濤的指揮和協調下,分管教育的副省長鹿永遠多次去教育部、水木、京大溝通協調,商討建立新大學的事宜。
最后研究認為,如果另起爐灶建立一所新大學,暫時還不具備條件。
從無到有,難度非常大,也過于消耗財力物力,與當前甘西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相匹配。
還是與水木、京大等國內頂尖院校合作,在羅州和甘州,開設分校。
這兩個城市,都拿出最好的土地,修建教育園區。
這些頂尖大學,可以直接入駐。
招收研究生、博士生。
分數比京城本部,可以低一些。
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都是一樣的。
硬件條件,生活環境,可能比京城本部還要高一些。
雙方簽署協議,共同推進落地。
梁江濤代表甘西省委省政府簽字。
教育部派了一名副部長。
水木和京大都是校長出席。
雙方簽了字,交換備忘錄,緊緊握住手。
這絕對是互利雙贏,也探索了教育發展的新模式,教育部領導也是大力支持。
水木的校長握住了梁江濤的手:“江濤書記,要常回家看看啊!”
水木大學,也是梁江濤的母校。
還有他的恩師。
只要他回京城,總是第一時間看望吳寧和左大公兩位老師。
只是這幾年工作忙了,回京城的時間也少了。
校長的話,倒是真的提醒了他。
永遠要敬重老師,尊重老師,愛戴老師!
“校長,感謝!水木在您的帶領下,這幾年再創輝煌,我作為一名校友,衷心地對您表示感謝!”
“這話言重了,水木也是我的母校!水木有今天,并不是我們這些校領導的帶領,更不是我們的功績!而是有你這樣一個接一個的優秀畢業生,給水木增添光彩!江濤書記,謝謝您!您是水木的驕傲!”
水木的校長動情地說。
水木成千上萬的畢業生,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但在三十多歲這個年齡段里,梁江濤堪稱第一!
成為水木大學的一張閃亮的名片!
私下里說,隔壁的京城大學非常羨慕!
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大家都把祝愿送給梁江濤,送給水木,送給華夏的教育,送給祖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