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對于小學生來說,那就是很有意思的故事。
一天下來,吳所畏成了最受歡迎的老師。
吳所畏很開心,非常開心。
他就喜歡這種感覺。
以前他自已到處瞎溜達,就喜歡跟人聊天,談天說地。
然而,反響卻很一般。
懂的人對他說的那些不屑一顧,因為人家是讀書人,要當官的,哪有空天天想亂七八糟的神話傳說啊。
不懂的人,要跟生活對象,就算聽的時候感興趣,聽完了也就過去了,該怎么生活還是怎么生活。
小朋友們好啊,不僅愛聽,還特別捧場。
課間,吳所畏透過辦公室的窗戶,總能聽到小朋友在走廊上嬉戲打鬧時大喊。
“我是刑天,我要開天辟地。”
“我是夸父,我跑得可快了。”
當老師的成就感這不就出來了嘛。
吳所畏得意地對隔壁辦公桌的老師說。
“早知道當老師這么有意思,我早就當老師了。”
那人搖搖頭,笑呵呵地說道。
“得了吧,你早當老師也沒用的,別的地方讓你教這些嗎?你講那些神話故事對科舉有用嗎?”
吳所畏啞口無言。
說得太有道理了啊,就算學生感興趣,家長也不會讓你天天講這些的啊。
神話故事之所以能傳承下來,并且一直在創新,并不是有人專門教這個東西。
是很多人對這方面感興趣,他們長大之后,或是科舉無望,或是工作無聊,才會開始研究自已感興趣的這些無益于科舉的東西。
真要是蒙學的時候老師就天天講這些,家長早就把孩子帶回去了。
給你束脩可不是讓你講故事的。
開學第一天,張玉工作熱情格外的高漲,放學后還拉著老師們開了個會。
會議目的就是看看工作中有哪些紕漏,哪些困難。
結果自然是沒有的。
都是教的最最基礎的東西,能有什么問題呢。
唯一的問題就是美術課。
有各種資料做參考,大明的造紙技術不說登峰造極,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但礙于生產力,大明的白紙不可能跟現代一樣便宜。
尤其是可以用鉛筆書寫的紙張,更是不便宜。
學生們能用鉛筆和紙學習寫字,都已經是學校以成本價賣給他們的了。
不可能指望學生買厚厚的一沓紙,就為了畫個圓圈或者直線。
張玉這才想起來,忘記弄橡皮了。
學生用的都是鉛筆,搞點兒橡皮過來,寫完了再擦干凈,還能反復利用。
尤其是畫畫,用的都是那種復印用的紙,厚度可觀,反復用橡皮擦幾次也不會破的。
當天晚上回去,張玉就把這件事兒告訴了朱吾適。
這事兒朱吾適也忽略了。
他已經很多年沒有用過鉛筆了,確實忘記橡皮這種東西了。
“明天我回去弄一車橡皮過來。”
橡皮這玩意兒也不貴,幾毛一塊的就能用很久,直接拉一車過來囤到學校里,夠用很多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