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新碼頭規模建大一些,倉儲轉運功能齊全。
老的漕運專用碼頭就承包給私人,還能創收呢。
至于商人到時候是用咱們的碼頭,還是用私人的碼頭,那就隨便他了。
咱們的碼頭現代化,服務周到,還安全。到時候必然會財源廣進的。”
朱元璋對此深信不疑。
讓朱吾適負責具體生意,他不一定能做得好,但是統領全局的能力還是很強的。
畢竟多了幾百年的見識,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如果有可能的話,朱吾適倒是不想用運河,鐵路和高速公路才是正確答案。
可惜大明沒這個實力啊。
朱吾適記得自已看過一個電影,胡軍主演的,好像就是關于運河的事兒,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那個電視劇好像叫北上。
電視劇講的就是關于大運河的事兒,八九十年代,運河旁還有很多人家靠著運河過日子呢。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未來很多年,京杭大運河都很重要。
既然很重要,那搞個碼頭就很有必要了。
現在不搞,確實就是怕商人們應激。
應天府,朱吾適搞會展中心,搞碼頭,搞各商業活動,都是在給應天府的商人們創造更多發財的機會。
給普通人創造就業的機會。
在杭州城也是一樣,搞外貿,搞水泥路,搞西湖景區。
商人們在自已原有的產業不丟的情況下,可以涉足其他行業,賺錢多了,大家自然擁護朱吾適。
揚州城本身就是南北貨物集散中心,這里聚集了大量的鹽商,漕運也很發達。
朱吾適想不到可以給揚州增加什么新的商機,那他貿然進入揚州城,就只能在原有的商業上進行改革。
人家現在的商人賺錢賺得好好的,你突然橫插一腳,他們能開心就怪了。
就好像朱吾適搞的那個合格證,那就是真真實實動了一大部分人的蛋糕,是會遭人恨的。
合格證好的一點在于,動的都是小商人的蛋糕。
真正的大商人也有以次充好的,但這絕對不是他們產業的大頭。
不以次充好,他們照樣不少賺錢,所以這些人并不恨朱吾適。
嚴格來說,沒有朱吾適他們搞個屁的外貿啊,不搞外貿自然賺不到這些錢,他們感謝朱吾適還來不及呢。
對自已搞出來的商機進行改革,難度要低很多。
揚州不一樣,沒有他朱吾適的時候,這里就是商品集散地,鹽商聚集地,漕運發達。
朱吾適來了,啥好處沒帶來,還要動人家的蛋糕,能愿意就怪了。
為什么等到大運河疏通之后就可以建碼頭了。
因為大運河疏通,必然會使得大明南北兩地的連接更加的緊密,商業往來更加的頻繁。
相當于是把蛋糕做大了。
那我做大的蛋糕,我分一塊兒很正常吧。
我搶你們的蛋糕,那是我有問題。
我把蛋糕做大了還不讓我吃一塊兒,那就是你們有問題了。
所以建碼頭這事兒,等運河疏通了再做也不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