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看著姜南秋,滿臉都是怒氣:“我聽說,你把那些鋪子里的人都換了?”
姜南秋心中有些詫異。她沒有想到,老夫人率先問的是這件事情。
她還以為老夫人會問納妾的事情,或者收養孩子的那件事,或者是新娶的白姨娘,卻沒想到是這件事情。
不過關于這件事情,姜南秋都提早做過準備:“回母親,那鋪子這大半年來月月虧損,若是繼續讓這些人干下去,只怕咱們偌大的產業都得敗光了。不說咱們偌大的李家月月都是一大筆的開支,就是二姥爺過些日子要選官,那都是一大筆銀子呢。”
老夫人原本是要發火的,可是二姥爺選官這事卻是說到了她的心坎里。
老夫人一聽說姜南秋把那些都撤走了,首先擔心的就是二姥爺那選官的大事!
老夫人一共有三個兒子,唯有這個二兒子是最讓她頭疼。一大把年紀了,卻是每個正經事情可做,每日游手好閑,只知道流水一般地花錢。老夫人是操碎了心,到處托關系總算給他謀個一官半職。
只是得到這官職卻是處處都得銀子打理,粗粗算下來,至少也得五千兩銀子。
五千兩銀子可不是個小數目。對于年輕時候手頭寬裕的老太太,也不是個小數目,何況如今如今的她已經囊中羞澀。
李老太太年輕時候嫁進來時,也是帶來了不少的嫁妝,那個時候的李府也是光鮮亮麗的存在。只是后來,天子一怒,李老太爺被撤職查辦,從此以后李家地位一落千丈。處處是捉襟見肘。李老夫人是的愛面子,就處處拿自己的體己銀子去填補。這么些年下來,也只是外面看著風格,實際上,連最基本的日用開支都拿不出來了。
李老太太是十分瞧不起這個大兒媳的。一個娘家只剩下一個空架子的兒媳婦,有何用處?只是架不住兒子喜歡她。而她最終勉強同意的原因,也不過是因為姜南秋的外祖家有錢。
姜南秋的外祖家只養育了一個女兒,唯一的女兒生下一個姜南秋后,就離世了。她外祖家那偌大的家產自然都是她姜南秋的了。
這筆賬光是想想,李老夫人就心中激動不已。
自從姜南秋嫁入李府之后,李老夫人就偷偷摸摸地用她的嫁妝來補貼家用。這么個卑賤的兒媳婦嫁入她們府中,不宰她宰誰?眼看著李府的日子一日比一日好過起來,李老夫人的膽兒哥肥了,大頭的開支也明目張膽地要求姜南秋掏腰包了!
只是,向來如同軟柿子般的姜南秋,如今卻給她扎了顆軟釘子。
李老太太想了喊一會兒才想到了回擊的話。
她沉著臉道:“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就這樣將那些人給打發了!你趕走的管事中有一個可是二奶奶娘家的兒子。那奶娘在咱們府中辛苦多年,還是有些臉面的,你這樣毫不留情地把她的兒子趕出去,別人會說你太過小家子氣,也損害了咱們李府的威嚴。”
姜南秋的聲音也冷淡了好幾分:“老夫人嚴重了。我是李府的大夫人,是李府的主子,那奶母家的兒子再親,也不過是奴才。主子本就可以隨意處置奴才,何況是不要臉面的老奴,自然也輪不到外人指手畫腳!”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