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心腹嬤嬤忙上前來替她順氣,并道,“當初嬤嬤就勸太太,不要和二太太一起針對姜氏,一不小心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趙氏也嘆道,“二嫂個性強勢,非要拉我拉著我一起,我也沒有辦法。”
她就是這樣優柔寡斷的性子,心腹嬤嬤也是知曉這一點的。
“那太太如今打算怎么辦呢?”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找事要想活得好些,便該明白往后這鎮國公府是誰當家做主才是。
想到這里,趙氏才頹喪地垂下了頭,只道,“備些厚禮,明日我就要去一趟秋闌閣。”
景安之已離家半個月,姜南秋收到了他第一封信,信中說他一切都好,讓姜南秋不必擔心。
這時,玉兒與李公子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這位李公子明年開春想下一次場,看能不能取得個功名。姜南秋夸他有志氣,將來玉兒跟著他一定不會吃苦。
可若是李公子太有志氣,將來入了官場,玉兒的出身又難與他相配。正經的官員哪里會讓哥奴婢出身的女子做自己的正妻?
姜南秋既怕玉兒嫁給李公子后過得不好,又怕李公子扶搖直上后會嫌棄玉兒。
她這顆心是七上八下不安得很,還不能將心中的擔憂說給玉兒聽。
玉兒伺候她這么些年,忠心耿耿,盡心盡力,任誰都挑不出錯處來。她一定要給玉兒挑一門上好的婚事的。
姜南秋正在沉思時,忽然聽到外間的凌青高呼一聲,“三太太來了。”
趙氏?自從上一回姜南秋與趙氏起了口舌之爭后,趙氏便不曾凳過秋闌閣的門。
況且前頭挑撥景安之與姜南秋一事,趙氏與孫氏都牽扯其中。姜南秋既然讓孫氏吃了苦頭,趙氏也逃不掉。
“我不去招她,她倒自己來找我了。”姜南秋蔥貴妃榻上起了身,笑著說道。
凌青義憤填膺倒,“都說三太太是根墻頭草,她一定是看二太太失了勢,便想著要來討好夫人您。”
這倒是很像趙氏平素的為人。姜南秋也沒有瞧不起她的意思,只說,“趨利避害,人之本性也。”
說著,她讓丫鬟們將趙氏請進了正屋。
如今的秋闌閣比新婚之時要氣派和威嚴得多。景安之將自己的私庫交給了姜南秋。錢財如此豐厚,姜南秋自然也不會委屈了自己。單說這兩個月,她便花了一大筆錢去買正屋內的陳設器具。
單說那博古架上的白玉瓷瓶,一只就要價值千金,更別提在內寢里擺著的百鳥朝鳳插屏,一座就是幾十戶百姓們一年的嚼用。
三房一向簡樸,趙氏更是將勤儉持家這四個字刻在腦門上的人。她驟然走進這富麗堂皇,奢靡貴氣的正屋時,眼睛都看直了。
玉兒不在眼前,凌青和凌寒便引著他往內寢里走去。
要知道孫氏來尋姜南秋時,都沒有資格進內寢和她說話。
趙氏心中也有幾分惴惴不安,不知姜南安丘是不是要對她秋后算賬。等她走進內寢時,就瞧見了坐在軟塌上的姜南秋。
姜南秋笑盈盈地坐在軟塌之上,看到珠簾后探頭探腦的趙氏,只道,“三叔母來了,秋兒有失遠迎。”
趙氏堆出了一抹別扭的笑,只說,“我來瞧瞧你。”
說罷,她身后的丫鬟們便奉上了趙氏特地準備的厚禮。姜南秋抬頭瞧了眼那丫鬟受傷的麗嬪,暗道趙氏的確是下了血本。
且她冷眼瞧著,總覺得趙氏要比孫氏聰慧。她貿貿然來尋自己,定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