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只是點了點頭,便就不再提這話。
本來,太后也不是個喜歡閑話家常的人。
楊氏看著兒子被比下來了,心里自是不痛快,“子孫緣分是半點不由人,許氏也是努力了,這些年湯藥也不斷,臣婦都瞧著那孩子可憐。”
楊氏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好在伊人爭氣,臣婦這心里的愧疚才少了一些。”
不管如何,郁家后繼有人了。
楊氏笑著將視線掃過郁潤,“唯一讓臣婦欣慰的是,這孩子都是孝順的,聽聞您過來這孩子便急著過來請安,只是路繞了一下,不然來的會更快。”
魏伊人聽了這話,嘴角微微的勾起,也不知道她是真糊涂了還是假糊涂了,告狀郁方分家?
莫要忘了國公府還有個老太太呢,太后能直接過來人家定然是得了消息,兄長跟母親的話,正常人都會更信母親的。
果不其然,太后聽了這話面色如常,“如今伊人有孕是咱們郁家的功臣,萬事都要緊著伊人來,便是本宮也是不舍得讓她走進宮的顛簸路。”
人家太后想見魏伊人都親自出宮了,你走兩步地抱怨的什么?
太后一句一個有孕,楊氏氣的咬牙切齒,可是能有什么辦法?有孕的人是老大,自己兒媳婦肚子不爭氣。
“娘娘說的是,臣還想著伊人肚里的孩子,請娘娘賜字呢。”國舅畢竟在官場上打拼過,一聽太后看重魏伊人的肚子,立馬笑著提了請求。
太后掩嘴輕笑,“方哥兒和伊人各個都是極負才情之人,這名字啊,父母取才更合適。”不過,她轉頭拍魏伊人的手,“若是有拿捏不準取舍的,哀家倒可以一看。”
這般說明太后并非推辭。
國舅連連點頭,給魏伊人使眼色,“還不趕緊謝過你太后姑母?”
楊氏看著人家一家人其樂融融,她在旁邊連話都插不上,緊緊的咬著唇,便是見了血都未曾察覺。
郁潤見狀輕咳一聲,提醒楊氏注意儀態,莫要讓太后娘娘發現端倪。
只是他這一咳嗽,太后抬頭便瞧見了郁潤,而后笑著說道,“好些日子沒見潤哥兒了,近來哀家聽下頭的人說起一個好笑的言論,哀家想聽聽潤哥兒是如何看的。”
比起家常,太后娘娘更喜歡聊朝堂的事。
只是讓魏伊人沒想到的是,太后娘娘提的這個言論,竟是今日姜大人說的何不念書的言論。
姜大人這個人就愛打聽是非,市井之言,也不知道太后娘娘是如何得知消息的。
郁潤聽后愣了一下,顯然他這是頭一次聽,仔細著琢磨這話,“侄兒覺得,此話初聽毫無道理。”
什么叫餓了就念書,當官了就不會餓了。
這是人話嗎?
只是聽著郁潤的意思,后面還有反轉。
楊氏滿眼驕傲的看著郁潤,若是他這話說好了,太后娘娘欣賞,不是一樣有前途嗎?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