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舅將人送到翰林院,又拉著丁閣老給鋪路,可見是有什么想法。畢竟是太后的兄長,還能做到斷親不成?
兩個人正提到丁閣老,下頭的人便稟報,丁閣老求見太后。
太后身子往后一靠,“又來了。”
魏伊人眼神微轉,“臣,有個主意,不知當講不當講?”
太后一下子來了興致,“哀家,很樂意聽。”
待魏伊人說完,太后都是贊許的目光,“倒是有些魄力。”
一點就通!
太后也沒說見不見丁閣老,只在這聽魏伊人說話,等著她們聊完了,這才讓丁閣老進來。
“老臣拜見太后娘娘,娘娘千歲。”丁閣老只穿著從前的官服,因著現在下來,頭上只用金冠束發。
“快些免禮。”太后微微抬手,“看坐。”
“老臣不敢起,無顏起啊。”丁閣老雙手撐在地上,似是一副痛心的模樣。“老臣,更是愧對先帝留下的江山社稷。”
“如此,卿愿意跪著便跪著吧。”太后聽了這話,隨即臉色沉了下來,聲音也冷了不少。
丁閣老看著身子微顫,可卻也沒敢抬頭,“娘娘,吏部所行之法不可取,萬求娘娘三思。”
說著,又拿出了幾個折子,“這是臣和幾位大人共同查閱的結果。”
上面是他們幾乎找出了所有圣人的背景,或是家道中落,或是命運多舛,可是這些人大部分全都是官宦子弟。
正兒八經莊戶人所考出來的孩子,可官場上幾乎可以用岌岌無名來形容。
這么多證據都能說明,官宦人家的孩子才能治理江山。
或是他們是需要去位置來,未免激進,于江山無益。
這次,丁閣老明顯是做了準備的。
這些話,你不得不承認,他說的都是對的。
“難得卿有這份心思,在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還為朝廷奔波。”太后隨意的翻了一下折子上的內容,“翰林院手筆?”
看這字跡,看這說話的風格,太后娘娘一眼就看出來了。
她身子往前傾了傾,“這個事情,利與弊早朝的時候已有討論,卿莫要以為哀家不知道你在翰林院的所為!”
逼著官員簽字,現在又耍了什么手段?
“娘娘,有人在民間造勢,促成此事,怕是別有用心,娘娘莫要著了他們的道!”丁閣老自是要據理力爭。
誠如姜大人給魏伊人送的消息,丁閣老是盯上書局了。
“丁卿,糊涂了!”太后娘娘陡然抬高了聲音,已經將不滿放在表面上了。
誰是有心之人?
無論書局印什么,那都是天下人讀書人自發寫的,比著丁閣老逼著人簽名,強了不知道多少!
這話旁人說了也就算了,丁閣老有什么臉面說?
你可以針對這件事說民生,說社稷,單你這直接踩人的行為,著實是有些沒品。
“娘娘明查,臣對江山社稷絕無二心。天下書生又如何?他們只是一腔義氣,所言不過是紙上談兵,于江山而言無足輕重!”丁閣老也學著太后的模樣,聲音陡然抬高。
因為太激動,魏伊人都瞧著他的口水將地面都打濕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