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抓經濟的廖永剛,在單位熱情接待外商,這是很正常的。
隨著經濟春風的勁吹,國內很多科技含量不高的企業遭受重創,紛紛倒閉破產重組,或者被收購。
這也算是經濟時代的大勢所趨了。
畢竟國內的技術產能都落后,還真沒法和質優價廉的外國產品相比。
因此當崔向東聽老方隨口說,廖永剛接待的外商,是收購第二榨油廠時,并沒有在意。
下一秒——
屈指彈煙灰的崔向東,動作停頓。
抬頭看著方臨瑜:“你說的這個第二榨油廠,是不是長陰縣的那個?”
對。
青山地區原本有三家榨油廠。
其中的第一和第三榨油廠,原先是在老城區內外的。
后因城市擴建、環境污染等問題,都搬遷到了其它城市。
唯有第二榨油廠在青山西邊的長陰縣,因距離較遠,更是當地的大型企業之一,沒有搬遷。
不過。
因技術差勁,人員臃腫,廠領導層“精通吃喝”等原因,搞的廠子烏煙瘴氣的。
去年就啟動了破產重組的程序。
苑婉芝還為了這件事,專門往那邊跑了幾趟。
崔向東能關注第二榨油廠——
皆因這個單位的主產品,就是豆制品!
前世。
崔向東對這個遠離市區的榨油廠,沒啥印象。
今生。
早在幾個月之前,他就已經圍繞著大豆展開了布局。
為避免會被外資察覺,崔向東只吩咐老樓修建倉庫,無底線的收購大豆。
卻沒把這件事,告訴苑婉芝和方臨瑜。
暗地里。
崔向東卻給大河縣的張澤國打過電話,讓他把第二榨油廠拿下來!
長陰縣是青山張家的老家,在當地有著很深的影響力。
崔向東不想讓嬌子直接插手其間,才決定借助張家的手,來配合他打一場大豆戰。
對于崔向東的吩咐,張澤國乃至背后的張家,自然全力以赴。
不過——
第二榨油廠的職工居多,歷史原因很雜,關鍵背負了天大的外債。
別說是張家了,就算換成崔向東,要想在短短幾個月內搞定榨油廠,那也是相當困難的。
特意了解過這些的崔向東,并不是太著急。
卻沒想到今天看到的兩個外商,就是和第二榨油廠有關的。
“嗯?”
端起茶杯的老方,愣了下。
問崔向東:“怎么,你特意關注過第二榨油廠?”
崔向東不答反問:“那兩個外商,是來自老美的美a,還是美邦或者美嘉?”
全球四大糧商,老美占了三個。
另外一個則是高盧的路易。
“那個白人叫希勒,來自美邦。”
聽崔向東這樣說后,老方立即意識到了什么。
崔向東又問:“你參加廖市主導的會議了吧?具體內容,都是有哪些?”
半小時后。
崔向東一邊吃飯,一邊聽老方給他講述了某個會的具體內容。
在本次會議上,簡單討論了兩件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