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乃國師麾下第五隊統領,恭親王是也!”
“原來是王爺當面,下官是綏德通判楊文,恭迎王爺進城!”
“不打一場再投降嗎?”
“王爺說笑,下官身在綏德也是身不由己,現董知州已亡,明面上下官最大,實不忍百姓受苦,聯絡眾將官扣押王輔臣派來的叛軍,恭請天兵入城!”
“哈哈,你倒也是個做官的料,待本王回稟國師大人,自有安排!”
“直接進城,城內并無埋伏!”
三寶神識掃過,直接催馬入城,傻馬雖然距離兌變妖獸還遠,倒也威武雄壯氣勢洶洶,唬的眾人只喊天馬下凡。
“恭迎仙師大人!”
“仙師大人威武!”
“楊通判,大軍來臨之前暫由你統籌綏德軍政,肅清城內叛軍!”
“多謝國師大人看重,下官定會不負眾望!”
“本道爺沒有多余的人手,看你也是精明之人,想要恕罪高升,效仿米脂榆林府即可!”
“仙師大人放心,對付冥頑不靈之輩,下官定當嚴刑峻法,震懾叛軍。”
“兩位親王,綏德有楊通判不會出問題,安排軍隊養精蓄銳,明天直取延安府!”
三寶鉆研面相也不是一天兩天,忠奸圓滑還是能琢磨一二,姓楊的肯定比兩位親王還要狠辣,這也是三寶想看到的。
“楊文投誠沒有受到懲處,反而得以重用?”
“此事確切,探子親眼所見!”
“如此說來,只要投誠不會丟官棄職,也不再追究謀逆?”
“確實如此,米脂縣令綏德通判皆無羈押,榆林知府綏德知州來不及投降皆被誅殺!”
“具探子回報,明早國師就離開綏德率五千騎兵直撲延安。”
此時延安城內,知府正同幕僚商議,抵抗還是投誠清軍。
延安府是南下必經之路,之前國師領五千騎兵,無一傷亡輕取一府一州。
不但有法術,還有天雷轟頂,更是殺伐果斷,凡是限期不降者,統統視為頑固不化,筑京觀起肉山!
“不要小看這五千騎兵,所到之處無不腥風血雨。”
“大人還是早做打算,延安府五千精銳根本不是對手。”
“吳兄說的是,加上雜牌軍總共不到兩萬,延安是守不住的。”
“眾位是贊同投誠?”
“大人,那國師兇狠果決,看前兩次攻城就明白,根本不給時間考慮,兩次勸降之后便不再接受投降,這分明是立威!”
“吳兄言之有理,抵抗百姓無性命憂,城破我等難逃肉山厄運。”
“本府也是意欲投誠,可是提督派來家族之人監視,軍務又不在本府手中,恐難成功。”
“大人切勿優柔寡斷,最遲一日國師軍隊就會抵近!”
“本府早就應該控制王輔臣家族之人,也不會給他結交軍隊之機。”
“大人莫急,小人有一計,可設宴召集眾人,過府商議軍情,酒水中加入麻痹藥,一舉擒獲。”
“此法雖好,但長久以來,軍隊不服從本府調遣,難以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