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子身后難免有達賴喇嘛的身影,若不然如此重大的事,拉罕扎布也不敢私自作主。”
“皇叔說的不錯,四世班禪心地善良,一心行善,潛心悟道,從不過問政事,五世班禪額爾德尼年齡尚幼,吐蕃烏斯藏那邊也就成了達賴喇嘛的天下。”
據說達賴喇嘛是菩薩轉世,班禪是阿彌陀佛轉世,這兩位大佛菩薩由于在西方地位高,轉世自然不能從小嘍啰做起。
“濟隆道友是達賴弟子?”
進入大帳的喇嘛濟隆,不再是一身黑袍,穿的比較正式,玄燁一時沒有認出來。
只見濟隆身著寬松的黃色袈裟,袈裟的質地厚重,上面裝飾著精美的圖案和刺繡,頭戴一頂平頂帽,帽頂有一顆寶珠,燁燁生輝,他的頸項上還掛著佛珠,手中拿著轉經筒,比小孩子玩的撥浪鼓要精致一些。
“貧僧濟隆師從達賴活佛,道友修為高深,若非貧僧遁的快昨天險被大印砸中,濟隆佩服!”
談判嘛,必須鎮壓住對方,方能掌握主動權,濟隆搬出師父后,陰陽怪氣的說道。
“你就是那個陣前使用法術的黑袍人,緣何相助那噶爾丹肆意挑起戰爭,行那劫掠殺戮之事。”
玄燁這才看清楚,眼前之人正是差點被自己大印砸死的那個修士。
“實不相瞞,噶爾丹是濟隆師弟,貧僧本來是相助其回部落安定叛亂,但是草原部落眾多,時有紛爭民不聊生,師弟有心把眾部落團聚在一起,這樣也少一些爭斗,那些冥頑不靈部落,長痛不如短痛,師弟只好出兵打服他們。”
濟隆一番言辭彰顯慈悲胸懷,差點把自己說成活佛轉世,替代達賴班禪。
“呵呵,說的好聽,侵略者就是侵略者,任你花言巧語也改變不了事實。”
玄燁幾時被人說教過,頓時大怒,你當老子是三歲小孩啊。
“道友此言差矣,若把各部落團聚在一起,成為一家人,部落之間也就不會再有流血沖突。”
“濟隆道友難道不知道,準噶爾部、和碩特部,土爾扈特部,喀爾喀部等大大小小三十六個草原部落,都是由蒙古部落分裂而成。”
“所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裂這么久是時候合在一起,貧僧必助其一臂之力。”
“哈哈哈,濟隆道友,你以為你是誰啊,恐怕就是你師父達賴喇嘛,也不敢如此口出狂言。”
康親王不由得啞然失笑,這人哪來的自信,憑借其煉精期境界嗎?或許國師大人沒有出現之前,你還能蹦跶蹦跶。
“上師已經是練道期境界,潛心向佛,不屑于俗世權力游戲,貧僧作為大弟子自然要替師父分憂。”
“難怪你口氣如此硬朗,原來倚仗在此啊,之前吐蕃和碩特四王子插手吳三桂謀反,國師大人已經派遣五騎軍征伐吐蕃討要說法,道友還是回去看看,替你師父達賴喇嘛分分憂解解難。”
“啊……你們五騎軍兵分兩路?”
濟隆聞言,不禁大吃一驚。
“邊疆各部落之間紛爭不斷,國師大人憂心忡忡,派五騎軍收復各部落,成為一家人后,有朝廷統籌兼顧,也少一些沖突。”
康親王把濟隆的原話奉回,噎的這個滿懷菩薩心腸的喇嘛,差點吐出老血。
“和碩特汗國有五十萬精兵強將,習慣高原作戰,你們五騎軍兵分兩路,去吐蕃的也就兩三千人吧。”
濟隆說的有理,高原反應可不是普通人能承受住,可惜——
“人數確實不多,三騎而已,不過個個都是修士,以一敵百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