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還是那幾年的戰爭給了太多人心理陰影。
招商困難,大家都害怕自己的心血付之一炬。
秦墨把幾個問題羅列了一些,至于那些小問題,不是他該管的。
如果這種細枝末節都要插手,他就算累死也管不完。
所以革新還是要繼續推動的,甚至是大力推動。
要讓那些有理想抱負的年輕人上去,去推動大環境的變化。
臨近傍晚,兩女才回來,手里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沒想到,在這里還能吃到關中的小吃。”
方莼把吃的推到秦墨面前。
“轉了一圈,感覺怎么樣?”
“挺好的,當地人生活并不差,只不過,地方矛盾也挺嚴重的。
有時候是為了挖一口井,有時候是為了滴水屋檐,看得出來,大家并不團結。
豐收鄉有六七萬人,宗祠就有六七個,非常夸張。
我還聽說,早兩年天天.干仗。”高瑤吃著東西說道。
秦墨扶額,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比如你家挖井,六米出水,我家挖井十米,很有可能會影響別家。
吵起來很正常。
鄉鎮居住密集,屋檐落雨也是問題。
有人喜歡占便宜沒完,欺負新移民,人家也不是好欺負的。
這一來二去,能不結仇嗎。
村于村落,甚至姓氏之間都有爭斗。
秦墨擺擺手,“這都是小事,過個十幾年,磨合好就好了,新鞋上腳還有磨合期呢。”
“你倒是看的開。”方莼哼了一聲。
“我管天管地,總不能管他們拉屎放屁吧?”秦墨無奈道。
“昏君。”高瑤小聲道。
“說誰昏君呢?”秦墨來火了。
“說你呢。”方莼昂著頭,秦墨一咬牙,把她拉了過來,抽了兩下。
“我告訴你,有些事情,不是我想管就能管的,普通人有普通人關注的事情,我有我關注的事情。
他們只在乎一日三餐,而我要管的是,給他們提供和平良好的環境,讓他們每個人都有生計可以謀生。
豐收鄉六七萬人,總不能都種地為生吧?
總要有手工業,甚至是一些工廠之類的來維持他們的生活。
我只是去做這些事,就已經很累了,要是再去管他們吃喝拉撒,就不是皇帝該做的。
只要大家衣食住行沒問題,教育醫療沒問題,就不會有大亂子。
你以為我不想大家和和氣氣的。
我比誰都想。
但這都是大環境帶來的。
要是大環境不好,民間戾氣重,那才是真正的混亂源頭,明白了嗎?”
“你大道理多,我講不過你。”方莼哼哼道。
秦墨在她后面揉了揉,道:“我不是地方小吏,這些問題自然也輪不到我管,大明疆域幾萬里,人口十萬萬,挨個跟我見面,我這后半輩子,不眠不休也見不完。
我不好管百姓,但是我能管地方官員,我能管理一州之長。
天下一百零八州府,東京這邊就占據了三分之二,我要是跑的勤快點,總能跑完的。”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