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林凱文準備拉著于飛開溜的時候,勞森揮了揮手,“你可以隨便叫個人加入你的隊,然后我們就開始。”
“不過,別怪我沒提醒你,籃球可不是排球那種無對抗的娘炮運動。”
于飛讓林凱文去選個隊友,然后對勞森說:“我可以熱熱身嗎?”
勞森直接將球丟給了于飛。
林凱文沒有選擇現場的任何一個黑人,他去了體育館外,而于飛則拿著球自顧自地運了起來。
哪怕他只是在原地秀運球,也讓不少人另眼相待。
這絕不是一個沒有籃球基礎的人可以做到的事。
看著于飛在一個很小的范圍里不斷地體前、胯下、背后、交叉、變奏,遠處的賽爾萬忍不住走近了一點。
讓賽爾萬驚訝的是于飛的協調性,一般的大個子就算基本功良好,做這種動作也會出現卡碟似的違和感。
這種感覺在于飛身上沒有出現。
賽爾萬不禁回想,上一個這么做的大個子是誰。
凱文·加內特?好像差點。
拉里·約翰遜?太矮了。
魔術師約翰遜?不像。
記憶的邊緣地帶終于引著主人找到了答案——拉馬爾·奧多姆!
賽爾萬不會憑借一段運球展示就將于飛和奧多姆相提并論。
畢竟于飛此前沒有在學校籃球館出現過,他怎么可能會突然擁有那么高超的球技呢?如果說,他只會運球的話,那還是說得通的。
畢竟運球這種基礎中的基礎可以在任何地方練習。
其實,于飛本人的驚訝遠甚于場邊的其他人。
他不是沒有見過大個子。
前世打球的時候,也常在業余比賽里遇到大個子,但那些人要么慢吞吞的,要么技術粗糙,要么協調性不好。
在中國籃球大半個世紀的歷史中,只有兩名球員在青年時期因具備與其身體條件不相符的靈活性、協調性和球技從而留下傳說。
這兩人一個是王治郅,另一個是周琦。
不過,于飛也曾在耐高遇見過一個給他留下陰影的可怕巨人——zb十一中的楊瀚森。
當然,相比于王、周,楊瀚森的靈活性趨于傳統內線,但于飛相信他的前途不可限量。可惜,他是看不到了。
回到自己身上,于飛發現他前世的球技與球感并沒有消失,并且在這具身體上可以完全地展現,甚至因為身高臂長的緣故,他可以做出杜蘭特似的體前大變向。
一會兒,林凱文領著一個書呆子模樣的眼鏡白人男孩進來了。
看見林凱文找了這樣的同伴,現場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小黑人們哈哈大笑。
“人到齊了,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勞森看起來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捍衛自己作為皇家隊下屆隊長的權威了。
林凱文則對于飛說:“阿飛,我們是不是玩得太大了?”
“你和你朋友什么都不用做。”于飛自信地說,“我自己就可以。”
林凱文詫異地發出一聲:“啊???”
勞森還是個講究人,他覺得對付于飛三人,不用什么幫手,所以隨便選了兩個跟班就上場了。
看見這個,那個對于飛陰陽怪氣的前隊友又開始了一陣嘲諷:“大東尼,你選兩個預備役實在太看得起福來了,別看他長得高,其實他根本不會打籃球,你就算選我也照樣能把他的屁股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