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當然沒那么無聊,所以他強調道:“那是個意外,如果把事情推倒重來,也許我會像其他人一樣忽視你的存在。”
“就像德安吉洛·柯林斯一樣?”于飛開了個玩笑。
“不。”史密斯的回答終于讓于飛確信,畫報首席作家長期關注自己并不是客套,“就像杰弗里·戴一樣。”
杰弗里·戴是于飛成名路上的第一個絆腳石,他在西雅圖地區邀請賽所扮演的角色,和今天的柯林斯沒有任何區別。
史密斯能說出這個名字,說明他所言非虛。
“我相信您說的話了。”于飛說,“我也相信您是認真的。”
這場并不正式的私人采訪在這種情況下以一種正式的氛圍開始了。
“戰勝德安吉洛·柯林斯之后,你已經確立了作為全美頂尖高中生的地位,你的下一步計劃是什么?大學,還是nba?”
于飛問道:“我的話會在什么時候登上《體育畫報》?”
史密斯說道:“最快也要下個月了。”
那沒事了,于飛認為這事沒什么可隱瞞的,況且,借助史密斯在業界的聲譽幫自己造勢,未嘗不是一個好主意。
“我想追隨肖恩·坎普的腳步,把我的天賦帶到nba。”于飛說。
這個答案并不讓史密斯意外,這年頭,但凡是天賦超絕的高中生,沒有幾個不想直接進入nba的。
得到這個答案之后,他的問題開始偏向于飛的私生活。
“你在十一年級之前真的從來都不打籃球嗎?”
“私下打過,但沒有接受系統性的訓練。”
“你是什么時候覺得自己更適合打籃球的?”
“很小的時候。”
“可是你最開始的時候選擇的是排球。”
“因為我是個軟弱的孩子。”于飛一臉正經地說,“我害怕籃球場上的對抗。”
史密斯揶揄地問:“那我想知道,那個軟弱的孩子去哪了?”
“他死了。”于飛說,“一年前的某天晚上,那個軟弱的孩子做了夢,他夢見自己未來碌碌無為,于是他在街上無聊地走著,他發現自己腳下的路偏離了大路,將他引向一條通往貧民窟的破舊小路,在那里,一群沒有天分的人在極盡全力地打著籃球,他們數落著軟弱的男孩,充滿憤怒,他們聲稱軟弱男孩的處境是他們的恥辱,如果他們擁有男孩的天賦,他們會成為千萬富翁,并帶著自己的家人離開那個該死的鬼地方。”
加里·史密斯的表情逐漸嚴肅。
而于飛說:“醒來時,男孩淚流滿面,他在思索自己來到人世究竟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