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謠,絕對是造謠,他不高興和我無關,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最近正準備和妻子離婚.”于飛說到一半,感覺和艾弗森說這個沒有任何意義。
把艾弗森當作美國蔣勁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如果要給nba的家暴專家里選個全明星隊,他絕對高票當選,這個會給妻子取侮辱性綽號的頂尖人渣不會覺得離婚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更不可能相信會有人因此而心情不佳。
然后,于飛就不再和他聊這個了。
既然人已經到來,廣告拍攝隨之開始。
整個過程并不困難,于飛的臺詞不多,但還是花了三小時的時間才拍完。
之后,于飛又要和艾弗森一起出席各種各樣的銳步活動,再去參加nba官方舉行的新聞發布會。
也不知道是誰的惡趣味,居然安排于飛、喬丹和艾弗森參加群訪。
于飛和喬丹見面的時候,艾弗森可以確定這兩人肯定有問題。
“我一直說銳步的鞋子不行,現在看也還可以。”喬丹客氣地說了一句,“鞋子不錯。”
于飛皮笑肉不笑地說:“和耐克的高科技球鞋還是不能比的。”
“確實如此。”喬丹說完,兩人再無對話。
艾弗森不敢相信隊友之間的關系竟然能疏離到只有球鞋可聊。
緊接著,他們就坐下了,開始接受媒體的群體采訪。
現場,艾弗森戴著一條紅色的頭帶,上面用大白色方塊字母印著他的綽號“theanswer”。喬丹身穿黑色的喬丹品牌/耐克運動服,戴著一只銀色耳環。于飛身著銳步品牌的運動服,并且特意穿了一雙顏色鮮艷的“天選者一代”。
在這里,記者們看到了兩個充滿魅力的年輕人的自信與自負和經驗豐富的老將的市場定位的完美結合,而這場景完美地反映了促進職業籃球產業成功的兩股力量——虛榮心和將虛榮變為一種品位的技巧:將虛榮作為傳奇故事的敘事角度來宣傳。
于飛和艾弗森花了大部分時間互相贊賞,并試圖約束記者們。出人意料的是,喬丹看起來比兩個年輕人更有邊緣感。第一排的一位記者剛想問他,結果被他打斷了:“還沒輪到你。”
而出現這種狀況的唯一原因是喬丹不認識那個記者,他不想對一個自己不認識的人說任何話。
一位和喬丹熟識的記者笑了笑,開始提問:“邁克爾,你的復出將會持續幾年?兩年?還是三年?”
“不,”喬丹搖頭說,“我不考慮那么久遠的事。”
然后,喬丹開始拿巴克利開玩笑。他認為巴克利很優秀,但沒達到偉大球員的行列,巴克利屬于“第二梯隊”,為什么?因為他從未奪冠。直到喬丹在1991年奪冠,人們才把他和魔鳥相提并論。然后,他向自己非常喜愛的艾弗森發出了一個挑戰,他希望艾弗森贏得總冠軍。
看著喬丹不分場合地拿巴克利開玩笑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當然,這事影響不了他們兩人的交情,因為巴克利自己在tnt的節目里也經常被人拿這個說。但巴克利沒想到的是,這在未來的二十年中,將成為一種籃球界的文化現象,他成為了“失敗者”的代表,而這一切的起源可能正是喬丹。
喬丹在奧普拉的節目里說巴克利沒有贏家的基本素質,現在他又拿巴克利開玩笑,未來他還會開很多巴克利的玩笑,當然,這些玩笑都基于一個事實——巴克利沒有奪冠。
可是,未來有一天,當巴克利說喬丹麾下的山貓隊是nba最爛的球隊時,喬丹是怎么回應的?他一笑了之了嗎?不,他和巴克利絕交了。
這就是成為喬丹的朋友所要承擔的風險。
于飛很喜歡克里斯·惠特尼離開前的一句話:“站在你這邊是危險的。”
是的,和于飛結伴可能是危險的,但誰愿意和喬丹結伴呢?
于飛真不知道,為什么喬丹總能給他一個又一個“我他媽絕不想和這個老東西有任何交情”的理由。
難道,他們兩人真的天生犯沖?
然后,那個被喬丹拒絕的記者詢問了于飛一個敏感問題:“你和邁克爾的關系如何?”
那一刻,現場是寂靜的。
于飛可以像喬丹一樣拒絕他,但他不想和喬丹一樣。
“這不像你們想得那么糟糕,也不像你們想的那么和諧。”于飛笑道,“我們就像羅斯和瑞秋一樣,分分合合,吵吵鬧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