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飛也是明星,但一年的崛起斷無可能和喬丹近20年累積的可怕影響力相比。
喬丹一年就可以讓波林挽回過去五年的損失。
如果他打兩年呢?
或者打三年呢?
于飛何時可以給他的主人帶來這份收益?
何況,他和喬丹一樣,從一開始就不把波林當成“主人”。
他從一開始就拒絕了向“主人”效忠。
在一份觸手可及的海量短期收益和一張充滿x因素的未來支票面前,波林會選擇前者。
放棄于飛可能會讓波林難過,但只要他想到喬丹可以給他帶來的東西,以及于飛已經明確表現出來的不恭敬,不自覺和不忠,這張未來支票對波林來說便沒有任何意義。
這就是蘇珊·奧瑪麗所熟悉的那個波林。
“我不知道。”奧瑪麗沒有將她的判斷分享給昂塞爾德,因為那完全出于她個人的推斷,“我相信波林先生會做出對特許經營權最好的決定。”
昂塞爾德率真地笑了:“這么說,波林先生會選擇弗萊?太棒了!”
奧瑪麗同樣露出微笑,對昂塞爾德基于體育界正常邏輯判斷不以為然。
過去和未來之間,選擇后者是職業體育的鐵律。
但如果你理解了那些選擇前者的人,你便理解了職業體育的黑暗法則。
當喬丹的訴求通過奇才管理層傳向老板阿比·波林的那一刻起,喬丹的續約談判正式開啟了。
雙方的高層都到了現場。
大衛·法爾克作為喬丹團隊的代表,提出了三件不可商議的前提:“從現在開始,邁克爾對奇才的交易擁有自主權。營銷部門不得在邁克爾不同意的情況下利用他的形象和名字對外進行宣傳推廣。當邁克爾從球場上退役時,波林先生應當按照去年的股價將奇才隊15%的股份出售給邁克爾,并且讓邁克爾恢復原職,繼續管理球隊。”
這三個前提無論哪個聽起來都不可理喻,難以接受。
說完這些,法爾克像虎狼般笑道:“只有波林先生同意這三個前提,邁克爾才會和伱們談續約的事。”
“這不合理!”奧瑪麗激動地說道,“如果邁克爾和球隊續約,那么他就是奇才的一員,球隊有權用他的名字和形象向市場進行宣傳!”
法爾克針鋒相對道:“這當然是邁克爾的義務之一,但你們不覺得自己有些過分了嗎?你們向球迷許諾了很多邁克爾從未說過的事情,在邁克爾還未決定續約的時候你們就在以他的名義高價出售下賽季的季票了,這合理嗎?如果邁克爾不回來,那些為了他而買了季票的球迷會不會把邁克爾當成騙子,這件事對邁克爾造成的名譽損失該如何彌補?”
這句話堵住了奧瑪麗的嘴巴。
這位職業籃球歷史上最具權勢的女人只感到憋屈和憤慨。
宣傳本來就具有一定的虛假性,每個出色的宣傳人員都會夸大其詞,可到了喬丹這里,他卻在乎這件事給他帶來的負面影響?他是球員,是球隊的資產,球隊利用他的名字賺錢是理所當然的。
但奧瑪麗沒有反駁法爾克,因為她所做的事情是基于市場營銷的潛規則,它從未被擺上臺面,大家都默認它的存在,現在喬丹團隊把這個潛規則拿出來說她是不對的,并要糾正這件事,她還真就無話可說。
因為他們面對的是球員老板,不是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