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于飛運球到前場,他給隊友傳出的第一個指令就是擋拆后一律向外拉。
然后,于飛揮手,呼喚邁克爾·里德的擋拆。
里德通常是在場上享受隊友擋拆的球員,忽然要給于飛擋拆,他不知道該怎么做,只是象征性地在后者身邊一站,然后拉開,而這就夠了。
于飛持球突破,刺穿籃網的防線后將球往外傳。
里德接球三分,唰!
于飛握緊拳頭,全然不知自己正在打開潘多拉魔盒。
喬治·卡爾看呆了。
剛才那一攻放在他們的戰術體系里,連最簡單的戰術都算不上。
于飛只是要來二號位的擋拆,然后運球突破,把球往后一給,就形成了一個絕佳的三分機會?
卡爾本能地知道,五個能投三分的球員站在場上可以拉開對手的防守空間,但他無法想象場上真站著五個有威脅的三分手,那進攻空間會被撕扯成什么樣。
因為現在是2002年。
這是一個“投籃隊不可能贏得總冠軍”的時代。
而且,這個時代擁有半個世紀的現實案例作為這個不可撼動的案例的依據。
你要撼動它?很簡單,只要像2015年的勇士那樣奪冠就行。
冠軍是最好的證詞。
籃網的回應球很快,基德快速把球運到前場,趁雄鹿立足未穩,給跟上的科特·基特爾斯一記傳球。
基特爾斯追身三分命中。
分差保持在10分。
于飛再次運球到前場,依然是呼叫擋拆,這次卻輪到斯普雷威爾來擋了。
這一次,籃網堅決換防,雄鹿通過傳球創造出了雷·阿倫的空位機會。
但雷·阿倫三分打鐵。
不過,反過來籃網的反擊也沒打進。
于飛再來前場
5out的進攻潛力讓人興奮,但卡爾也看出了這套陣容的端倪。
如果把這套陣容比喻成一塊大蛋糕,那么于飛就是拿著刀分蛋糕的那個人。
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決定蛋糕的分配。
而這種由一人支配全隊的進攻戰術,是喬治·卡爾所排斥的。
或者說,是卡爾這一代的教練不愿看到的。
因為這和“投籃隊贏不了總冠軍”一樣,牽扯到了另外一個真理。
而且,這個真理不僅限于籃球,只要是團隊運動,都可以配上這句話。
那就是“一個人贏不了總冠軍”。
對于飛一個人主掌球權還打得有聲有色有想法的還有安東尼·梅森。
梅森并不知道于飛和他做的事情有任何區別。
都是一個人控球,一個人主宰進攻,為什么卡爾對于飛的表現沒有任何反應?
這難道不是雙重標準?
梅森或許不敢和于飛對著干,但和卡爾對著干的膽子不僅有,而且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