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驕傲仍然重要時當命運二次恩惠時第一百六十章好像和以前不一樣于飛本以為馬刺會一直發揮鄧肯的單打優勢,結果,他想錯了。
馬刺對于飛撤步三分破包夾的回應是讓斯蒂芬·杰克遜持球單打于飛。
如果說90年代的職業籃球受到帕特·萊利的肉搏式籃球比賽的影響,那么新世紀初,各隊為了限制奧尼爾這樣的巨無霸,在防守方面對身體對抗的要求進一步增加了。
因此哪怕是像馬刺這樣的隊伍,也會給側翼的進攻手一定的單打戲份。
武圣的崛起讓馬刺不再需要讓老化嚴重的史蒂夫·史密斯承擔遠超其當前所能負荷的單打擔子。
于飛很少對同體型的球員的控球技術感到驚訝,因為他自己就是此道高手。
abcd訓練營里的幼詹是第一個讓他感到驚訝的大個子持球人,其次是麥迪,再然后,就是斯蒂芬·杰克遜了。
作為高大的控球手,只要在體型、運動能力、進攻技術這三項里滿足兩項就是nba的首發級球員。
其中,運動能力和進攻技術的占比最重。
杰克遜強就強在體型和進攻技術。杰克遜作為持球人,他的所有技術似乎都是為進攻準備的,可是由于缺乏爆發力,他沒有瞬間擺脫防守人的能力。
這個回合對位于飛,先變向,再作出要投籃的肢體動作,忽然向中路突破。
于飛的防守只慢了一小拍,依靠速度跟上,并嚴重干擾杰克遜的拋投。
杰克遜出手不中,但鄧肯如怪物般摘下籃板,強起再攻,成功把球放進。
“看到了嗎?”
“看到什么?”
“就算你防住了我,蒂姆也會抓住籃板!”
“不是所有。”鄧肯謙虛地糾正隊友的話,“最多50%,斯蒂芬,請你尊重我們的對手。”
如果鄧肯只說了這些話,它聽起來不會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真正關鍵的是他路過于飛時,突然發了一聲:“昂!”
然后跑了,就好像一個正在學習怎么說話的類人生物突然古怪地叫了一下。
有些垃圾話并不需要直指核心。
于飛黑著臉沖滿臉幸災樂禍地梅森喝道:“虧你還笑得出來!老東西,伱真不要臉了?沒聽到人家說什么嗎?有能力搶到50%的籃板!”
梅森早已將球發出,對于飛的激勵性問責毫無反應。
于飛來到前場,馬刺依然用杰克遜來防他。
喬治·卡爾看見于飛擺出“iso”的架勢,便知道這個年輕人再次受到對手的挑撥,忘記了團隊的含義。
這種事時常在于飛身上發生,他并不成熟。
只是,至今也沒有球隊利用于飛不成熟的表現來使雄鹿吃虧。
卡爾聽說鄧肯是心理學學士,他會利用這一點嗎?
卡爾剛想到這,于飛就加速過掉杰克遜,并在鄧肯來到上線協防之前,一記擊地,給到梅森。
梅森“受寵若驚”,他以為自己今晚很難接到于少爺的餅了,沒想到少爺竟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表面一副討厭他的模樣,實際上還是很愿意給他甜頭吃的。
梅森用力起跳,灌籃得分。
“好想和布魯斯對位啊,整天跟這種不會防守的人比賽會讓我水準下降的!”于飛看都沒看鄧肯,炮火全打在杰克遜身上,“昂!”
斯蒂芬·杰克遜又羞又怒,正準備回噴,波波維奇已經就他被于飛一步過的事開啟了吹風機模式。
讓波波維奇不滿的不是于飛撕碎防線,而是他的進攻太過輕松。
明明沒有什么復雜的戰術配合,一個人在高位持球卻無往不利,這說明什么?他們的防守出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