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攻守一體?他極盡想象,也只能想到19年的倫納德和22年的阿德托昆博,他沒見過2014年以前的詹姆斯,也沒見過2000年代的科比,更別說更早的球星了。
攻守一體就是個抽象的詞匯,在他的理解中,這句話用來通常用來形容那些進攻很好防守不錯的球星,但真的存在攻防強度一樣的球星嗎?
鄧肯給了他答案。
這種人是存在的。
而且,不只是攻防,在卡位、擋拆這些事情上,鄧肯給人的感覺也是一樣的。
就是頂級。
單獨拎出來一項可能都不能算是聯盟
吉諾比利外線三分不中,特拉維斯·奈特占據有利位置,而且,籃板球的走向正是朝他們去的。
奈特應該抓住這個籃板。
結果發生了什么?奈特為了卡住鄧肯,用力過猛,自己的身體重心完全壓到了鄧肯身上。這么做固然得到了位置,卻也失去了起跳抓板的機會。
反倒是鄧肯,位置被卡,但雙手相對自由,除了卡住位置外無法做任何事情的奈特最終卻是眼睜睜看著身后鄧肯在他頭上將籃板球拿下。
這是多么出色的核心力量和卡位技巧?
于飛心里想著,然后,鄧肯便在奈特面前放籃得分。
夠了,喬治·卡爾已經看夠了。
他轉身對于飛說:“弗萊,是時候了!”
和于飛一起被換上場的還有雷·阿倫。
“rey-ray,多給我做幾個擋拆。”
雷·阿倫最初是抵觸給于飛擋拆的,因為他看不出來這有什么意義。
他的身板不可能給于飛舒服的擋拆,可是,當于飛一次又一次地通過后衛擋拆撕開對手防線的缺口,并給他送出傳球的時候,他發現高質量的擋拆是于飛的擋拆進攻體系里的一個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只要可以起到擋拆的基本效果——稍微延誤防守人——于飛就能翻江倒海。
這種顛覆性的理念沖擊了雄鹿全隊。
大家很快就完成了質疑到理解的轉變。
于飛上場
只不過,擋拆換防的接管防守方式并不是鮑文擅長的人盯人,它具有突然性。
于飛抓準擋拆當口強突進去,頂著鮑文的身體右手上籃,打板命中。
瞬間,迪克·巴維塔響哨。
“布魯斯·鮑文防守犯規!這是他的個人
“夠了!如果是這種尺度,我們根本沒法防守!”波波維奇大聲抱怨著。
他要是這么說,于飛就有意見了。
“沒法防守嗎?意思是你們犯規裁判不能吹?”于飛點頭嘲笑道,“這就是你們在半決賽里場均比湖人多10個罰球的原因,原來衛冕冠軍就是這么輸的。”
實際情況沒有于飛說的那么夸張,但也差不了多少。
馬刺與湖人半決賽主要爭議在科比場均近27次出手卻得到33分,但馬刺在哨子上得到的便宜也是實實在在的,一輪系列賽下來比湖人多罰了50個球,雖然沒有于飛說的場均多10個那么夸張,但也差的不遠。
波波維奇臉色鐵青,一般來說,當眾嘲諷對方主教練是奔著打群架去的,但馬刺并不是一支喜歡打架的球隊。
波波維奇本想來換下鮑文,可現在,球場又離不開對方的防守,于是他兇惡地說道:“布魯斯,注意伱的犯規數,讓那個二年級混蛋閉上嘴!”
鮑文臉上不動聲色,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一旦他對某人無計可施,那么一些上不了臺面的舉動就會成為他的下一步計劃。
雄鹿這邊,喬治·卡爾沒有讓于飛孤軍奮戰的道理,他知道馬刺不干凈,因此,在罰球前,用安東尼·梅森和克里斯蒂安·萊特納換下泰隆·希爾與丹·加祖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