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場,兩隊的身體對抗在
這種激烈的身體對抗,毫不留情的肉搏大大消耗了雙方的投籃手感。
對于更依賴投籃的雄鹿來說,這是不利的。
然而,馬刺并不能抓住機會反超比分。因為高對抗帶來的手感消耗總是公平的。
馬刺消耗了雄鹿的手感,反過來,他們自己的手感也會消失。
雄鹿的進攻命中率被限制到了一個極低的水平,而馬刺本身的命中率就很低,經此影響,除了鄧肯的低位單打和帕克的突破,也找不到什么靠譜的進攻手段。
這是炙熱的一節,這是強硬的一節。
這就是那些痛斥小球時代的老球迷們喜歡的鐵血籃球。
鐵血的代價是什么呢?是粗糙,是無盡的打鐵和遲緩的節奏。
一節下來,雄鹿和馬刺拼得氣喘不止,成功將彼此的得分限制在15分之內。
雄鹿領先6分。
于飛近乎打滿了
可是,馬刺這邊,鄧肯打滿了
照此節奏下去,鄧肯極有可能打滿下半場。
“這就是總決賽!”卡爾大聲說,“更狠辣,更強硬,更不擇手段的人將贏到最后!”
于飛站在場邊,他知道他不會被換下去休息。
現在就是決勝時刻。
卡爾不會這么做。于飛本人來說更是如此。
從他贏得vp的那一刻起,關于鄧肯比他更配的輿論便塵囂直上,總決賽四場戰罷,輿論依舊不變。
因為鄧肯在內線確實打出了統治力。
于飛自認表現不遑多讓,但為自己正名的方式只有一條,那就是在總決賽上戰勝鄧肯。
于飛沒浪費一秒鐘。
就在馬刺為杰克遜的三分歡呼的時候,他接住發球,如閃電般快速反擊。
馬刺立足未穩,籃下僅有布魯斯·鮑文。
于飛更不把他放在眼里,一步踩進油漆區起跳,暴扣得分。
一來一回不過五秒鐘。
62比67
關注這場比賽的聯盟高管此刻不禁松一口氣,
事實證明他們高興得太早了。
馬刺不會放棄已經奏效的策略。
雄鹿雖說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區,但鐵血肉搏本身就是當前的版本答案,他們并不覺得自己會在這方面輸給馬刺。
托尼·帕克將球給到鄧肯,然后快速切入籃下。
鄧肯傳球。
帕克跳起出手,結果卻被協防回來的于飛釘板。
輪到于飛的突破,在隊友的外線投籃命中率急速下降的情況下,他在遇到協防的瞬間沒有想著傳球。
于是,他在籃下和大衛·羅賓遜硬碰硬。
這個抱著本圣經打球,口口聲聲“主說不可”的虔誠教徒卻以暴力相向,那古希臘雕塑般的完美身軀強硬地頂住于飛。
于飛想扣籃不成,卻造成了對方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