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文接球,本能地把球傳向低位卡住位置的羅賓遜。
下一秒,鮑文瞪大眼睛,在羅賓遜的身前,正與杰克遜對位的于飛好像走進時空之門一樣忽然出現,正好攔截下傳球。
所謂天才,既在于肉眼可見的天分,也在于洞悉事態走向的預見性。于飛在斷下鮑文傳球的剎那連半秒時間也沒拖,轉身將球甩向前場。
邁克爾·里德前場直接投出追身三分!
“唰!!!”
喬治·卡爾的手指在發抖。
于飛應當無法那么快鎖定里德的位置,但他好像背后長眼一樣作出了瞬間反應,這說明他從回身攔截鮑文傳球開始就留意了里德的位置。
他預判了里德的反應,并毫不猶豫地將球傳出去了。
還未經歷鐵血對抗的里德擁有完整的手感,這記追身三分是他對自身投籃手感極度自信的體現。
68比80
開場之后,雄鹿的領先優勢
sbc中心的氛圍變得奇怪,球迷狂躁地為主隊加油,然而,馬刺卻急于穩定局勢。
面對雄鹿明牌的無限收縮防線與聯防,他們依然決定把球交給內線。
在他們看來,這是通天大道,是理所當然的。
他們并不知道,大道的盡頭是地獄。
除了底角的鮑文,杰克遜和帕克都被雄鹿放空。
雄鹿重兵收縮籃下。
鄧肯被逼得在人群中用左手來進攻,為人稱道的大基本功沒有帶來反饋。
球在籃筐上轉了一圈,掉落于地。
鄧肯依舊是鄧肯,利用臂展收下進攻籃板,作勢欲要二次進攻。
可這一回,迎接他的是于飛的協防大帽。
總是用七分力氣打球的鄧肯,現在也因為沒有空間使出全力而被于飛封蓋。
斯普雷威爾搶下地板球,sbc中心響起無盡的噓聲。
現場球迷并不是對鄧肯不滿,而是對裁判不滿。
在德州猛男們看來,于飛方才的蓋帽肯定犯規了。
可惜他們遇見的是迪克·巴維塔,一個從來不會受到主客場影響的裁判。
斯普雷威爾自己運球到前場,不著急進攻,而是等于飛過來,傳球,然后上去擋拆。
斯普雷威爾把帕克帶到了于飛的面前。
于飛順勢大打小,依靠身體優勢強行突破,直至罰球線位置突然停下,跳起出手。
帕克太矮,根本無法帶來任何的干擾。
“唰!”
68比82
“相差14分了!”
“雄鹿會在暫停后一舉殺死比賽嗎?”
安靜,很安靜,馬刺球迷們不再尖叫。
銀黑軍團的希望依然在鄧肯身上。
他們給鄧肯傳球,希望這個永遠都波瀾不驚的男人帶來奇跡。
鄧肯深知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雄鹿的收縮防守策略也不會給他徐徐圖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