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10號早晨
今天是總決賽第六場的比賽日,于飛和往常一樣早起,吃著私人廚師為他準備的營養餐——這是蒂姆·格羅弗的建議。格羅弗希望于飛給自己請一個有運動恢復知識的廚師,根據他的需要為他準備每天四餐。
味道并不可口,但這就是成就偉大的代價。
豬排飯可不是每天都能享用的“美味”。
于飛一邊吃著早餐,一邊看著筆記本電腦上的游戲廣告。
全世界最自大的籃球運動員又在自夸了,它已經持續了將近十分鐘,好像永遠不會停下。
“你需要內線大個子嗎?”他說。他皺著眉頭,將籃球推到鏡頭前。“那么我就是你的人。”
過去的十分鐘內,電視機里的蒂姆·鄧肯不厭其煩地向于飛“強調”他有多偉大,多重要,多不可阻擋。
“你需要一個能在內線得分的家伙嗎?”
他說話的同時,臉上帶著難以置信的氣憤——伱居然還在考慮其他人?
“外線?罰球線?球場上的任何地方?你需要一個蓋帽高手嗎?”他將球旋轉在手指上,直視著屏幕前的于飛。“你需要一個mvp為你效力嗎?那么我就是你的人。”
“統治球場的任何地方?嘿,”他說得很尖銳,“那么我就是你的人。”
視頻結束了。
于飛搖著頭露出微笑。
“你已經看了十分鐘了。”勞森奇怪地說,“這個廣告才不到一分鐘。”
于飛所觀看的視頻,是鄧肯去年為《后院籃球》(backyardbasketball)拍攝的廣告,他總覺得自己前世在某小游戲網站里玩過。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鄧肯讓人看見了他的另一面。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的靈魂人物在職業籃球界一直是缺乏公眾人物魅力的典范,盡管他是奧尼爾之后最有統治力的內線,但他不會像喬丹那樣酷烈殘暴,也不像阿里那么妙語百出,更不像泰森或者體育界的其他神明一樣有強烈的個性。
他用一種彬彬有禮的單調面對世界,再用一種深不見底的乏味風格象征他的比賽,并且從未讓自己看起來顯得滑稽,更別說像大部分的nba球員那樣恨不得告訴全世界“天老大我老二”了。他不會像加內特那樣捶胸,也不會像米勒那樣鎖喉,更不可能像喬丹那樣帶著殺死對手的眼神打球,他對所有公眾感興趣的事情都不感興趣。
比賽結束,他只會像個專業的公關人士那樣講述人們已經厭倦的陳詞濫調,然后像逃離火災現場一樣逃離媒體訪問室。
這就是于飛津津有味地看了這個廣告十遍的原因。
他不知道《后院籃球》給了鄧肯多少錢,也不知道鄧肯出于什么目的接受了這個廣告邀請,從這張嘴里聽到這些話就像聽啞劇明星唱歌一樣讓人吃驚。
于飛合上了筆記本。
盡管已經和鄧肯連續打了五場比賽,但他對這個勁敵依舊知之甚少。
只是,看完這個廣告后,于飛不由得想起鄧肯在隨隊抵達密爾沃基后所說的話。
“我們會想辦法把系列賽拖到第七場,然后再想辦法奪冠。”
聽起來很謙虛,不是嗎?聯盟第一人要“想辦法”做到某些事,然后再“想辦法”做到另一些事。
但于飛相信,鄧肯今晚會從開場第一秒就開啟全力佛模式。
“我開始擔心我們的內線了。”
面對打出真火的石佛,雄鹿孱弱的內線會被爆成什么樣?
勞森沒心沒肺地說:“放心吧,萬事有梅森頂著,實在不行就讓萊特納祭天。”
圣弗朗西斯訓練中心
訓練場上的于飛關于今晚的比賽只有一句話:“必須贏,拖到第七場太危險了!”
“td今晚肯定會全力攻擊內線,你們有大麻煩了。”
“大個屁!前面幾場比賽沒看嗎?”梅森自我感覺良好地說,“他也就那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