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本書關鍵詞:
有人歡喜有人憂。
如果說密爾沃基雄鹿隊的球迷度過了幸福的一年,那么華盛頓奇才隊的球迷從新賽季一開始就沒有感受過快樂。
從去年十月到今年六月賽季結束,每當于飛有驚人之舉,“那筆交易”就會被提起。
而于飛從不掩飾他對喬丹的憎惡。
奇才總是成為眾矢之的。
連帶著球隊的球迷也成為了傻瓜,別人會說,這就是你的球隊?為了一個40歲的老頭送走韋斯·昂塞爾德之后最好的新秀?
這是一件很難反駁的事情。
比起雄鹿競爭聯盟第一,而奇才卻為季后賽名額而掙扎不已,更艱難的是,奇才不得不在常規賽和雄鹿交手三次。
初次見面,于飛帶著怒火而來,全場56分。
第二次交手,于飛砍下40,帶隊大勝奇才,破防的喬丹發出“他的馬發力了,而我的騾子”的經典甩鍋言論。
最具毀滅性的是雄鹿與奇才的第三戰。
那個時候,奇才的季后賽形勢已經岌岌可危,他們只要再輸一場就會失去理論上晉級季后賽的可能。
結果,于飛神兵天降,三節60分,并在最后一個回合讓喬丹的膝蓋嚴重扭傷。
為了穩定軍心并配合球隊賣票,喬丹沒有直接宣布賽季報銷,而是以“出戰成疑”的狀態來打煙幕彈。
對奇才球迷來說,即使進不了季后賽,能看看喬丹最后的演出也是不錯。
可喬丹再也沒上場打球。
對喬丹來說,這是最糟糕的結果。
一旦你不打球,人們記住的便是你被于飛打得狼狽不堪的模樣。
對喬丹的批評開始增加,質疑聲此起彼伏,對那筆交易的疑問越來越多。
外部的輿論環境呈現出一面倒的態勢。
而奇才的內部,崩潰似乎也是在所難免。
主導這場崩潰的人是道格·柯林斯。
他試著在困難面前變得更加寬容和堅定,為此,在常規賽倒數第三場比賽前,他向隊員們引用了愛迪生的名言:“生活中的許多失敗,都是因為人們沒有意識到,當他們放棄的時候,他們離成功有多近。”
效果甚微。
夸梅·布朗后出現失誤潮,柯林斯將他換下,并對他進行了一番嚴厲的教育。
由于喬丹不在,柯林斯本身的威嚴好像也跟著消失了。
進入叛逆期的夸梅·布朗對柯林斯咆哮道:“去伱媽的!”
柯林斯受到了驚嚇,他意識到自己對球隊的管束完全取決于喬丹的權威,這導致了一個可怕的后果:他完全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執教一個不姓喬丹的球員。
這件事引來了喬丹的介入,他拖著病體親臨訓練場警告布朗,“你不能這么對待我們的教練!”
于是布朗被迫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