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于飛不是小詹的大哥,讓他本著絕對中立的態度來投的話,他可能會選擇安東尼。
可是,在媒體投票這塊,詹姆斯卻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諷刺的是,這項本來屬于非常嚴肅的個人獎項,那些握有投票權的記者們卻是從一個非籃球的角度選擇了詹姆斯。
《體育畫報》在獎項預測的文章里選擇詹姆斯為年度最佳新秀。
理由?
“勒布朗作為史上最受期待的新秀基本兌現了人們的期望。”
espn宣布他們將票投給了詹姆斯,并且,他們還知道這么做會引起瓜孝子的憤怒,于是他們在一篇不署名的文章中寫道:“讓我們做一個假設。所有認為梅洛應該成為roy的人都有相同的理由,因為梅洛的球隊進入了季后賽。那么,讓我們假設勒布朗效力于掘金隊,而梅洛效力于騎士隊。你認真地告訴我,梅洛可以帶領騎士進入季后賽嗎?”
然后,同樣來自espn旗下的作家大衛·阿爾德里奇寫道;“沒有人——包括喬丹、魔術師、卡里姆、拉塞爾和威爾特——沒有人像勒布朗·詹姆斯一樣以如此之高的關注度和熱度進入nba,而他幾乎每個晚上都有良好表現。他在控衛位置的表現超出了預期,當他回到前鋒位置上時,他帶來了前所未見的爆發。是的,勒布朗的騎士隊在一個較弱的聯盟中表現不佳。但這與勒布朗無關。他的表現符合每個人對他的期望。這真是令人驚嘆。”
所有支持詹姆斯當選roy的人,他們的供詞大同小異。
你可以從他們的言巧語中提取同樣的內容。
不外乎詹姆斯缺乏幫手,詹姆斯頂著前無古人的壓力打出了一個精英級別的新秀賽季,詹姆斯比安東尼全面(一點/就數據新秀賽季這個階段),所以,他應該當選roy。
最大的問題是,這些促成詹姆斯當選roy的因素,很少有純粹的籃球原因。
壓力過大、外界期望值.?
數據、戰績,這些最實在的東西以“缺乏幫手”為由略過了,于是籃球原因失效了,非籃球原因占據了主導。
于飛為小弟當選感到開心,但是看見媒體支持小弟當roy的理由后,他又不可避免地為另一個人感到憋屈。
上賽季有一個客觀條件和個人表現上綜合了詹姆斯和安東尼的新秀,結果他沒有選上roy。
如果壓力和期望值這兩件事如此重要,為什么姚眀會落選roy?nba的歷史上還有誰比他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在奧尼爾之后,詹姆斯之前,又有誰比姚眀受到更大的期望?而且,個人表現也算不俗,但綜合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以及今年這種選擇標準,姚眀當選roy不應該是100%的嗎?
不一致的標準的背后,肯定有一個不會擺上臺面的明確標準。
但于飛是沒工夫繼續計較這件事了,他只能相信,宇宙之中有一股力量,必須要讓他的小弟當選roy,那好吧。
季后賽
全明星周末前,76人還游離在季后賽之外,球隊張羅著要把艾弗森賣了,結果,賣了一圈,沒人要。
既然艾弗森要爛在手上,那76人也必須哄著他好好打比賽,剛好,又借著基德出走后,戰績不上不下的籃網準備擺爛重建,于是在交易截止日接盤了肯揚·馬丁。
雖然76人付出了3個首輪簽,但馬丁的到來確實讓76人開啟了贏球模式。
他們一路從東部
于飛vs艾弗森。
這是銳步德比戰的
因為于飛已經在上賽季成功從艾弗森的手上奪取了頭把交椅。
補強之后的76人雖然比之前強了一些,但依舊達不到東部三強的高度。
系列賽頭兩場,于飛場均三雙,雄鹿贏得輕松。
轉戰費城的
76人出局在即,同一個晚上,聯盟公布了各大獎項的獲獎人選。
于飛以控球后衛的位置,連同科比、加內特、鄧肯、奧尼爾入選最佳陣容。
這也是于飛連續
諷刺的是,作為站在籃球王國巔峰的五人組,在獲得賽季殊榮的夜晚,再次被問到休賽期是否參加國家隊的問題。
其中有三個人當場回絕。
去年夏天在美洲杯池塘里虐菜虐出幻覺的鄧肯表示:“如果我身體允許的話,我很樂意代表美國隊出賽,這會很有趣的。”
另一個沒有回絕的人是于飛,但大伙基本默認他與國家隊絕緣了。
可于飛依然不把話說死,還拿這事逗樂:“如果拉里·布朗教練讓他的球員在東部決賽上對我不設防的話,我可能會考慮一下。”
“可是弗萊,你們還沒淘汰76人呢。”
“我們都3比0了,提前暢想一下東部決賽怎么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