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在賽季末和完全體的活塞交過手。
那場比賽,騎士全場只得到76分,他自己的表現更是慘不忍睹,全場17中5,僅得15分7籃板3助攻。
詹姆斯依然記得那天晚上他滿臉慚愧地表示自己辜負了卡洛斯·布澤爾的精彩表現(全場12中10砍下21分17籃板)。
詹姆斯也知道,自己作為菜鳥,就算打出一兩場糟糕表現也不會受到指責。
但他也為自己有布澤爾這么棒的隊友而感到高興。
他相信他們在未來可以共創偉大事業。
此刻,看見于飛這么自信,詹姆斯不禁對比賽多了一些期待。
于飛回到場上熱身。
一個人的狀態其實看看熱身就能發現蛛絲馬跡。
于飛今晚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要燒起來一樣,從罰球線位置一路往外投,而且越投越遠,連投連中,直到中圈位置才投丟。
負責傳球的梅森驚訝地說:“你今晚手這么熱嗎?”
“也就一般般好,想拿50分的話還差一點。”
50分……
梅森雖然相信于飛的實力,但要對活塞拿50分,這是什么概念?活塞自從形成完全體以來,單場把對手限制到70分以下屬于家常便飯。
現在,你一個人要在他們的頭上拿50分,這實在是有些異想天開。
但梅森不會一下子否定于飛。
再怎么說,這也是一個在雄鹿完全沒有打出冠軍相的時候,便敢對自己許諾要奪冠的人。
不久后,熱身結束,雙方球員來到場下,聆聽主教練開場前的指導。
卡爾想要的不多,只要球隊開場能打出特點就行。
他的注意力完全在于飛身上。
“弗萊,小心他們的包夾。”
這是卡爾唯一的叮囑。
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其實要做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
從
他們喜歡選擇在一些非常規的位置突然合圍,逼迫于飛在不舒服的位置找人傳球。
但這些不公式化的包夾在隨機的表象下含帶著活塞的戰術意圖。
既然有戰術意圖,就一定有規律。
雄鹿內部總結出了這種規律,但具體如何反制,關鍵還在于飛身上。
隨后,雙方首發登場。
雄鹿的一個改變是讓萊特納進入首發名單,如此一來,雄鹿至少在首發階段就能給于飛提供4out的支持。
卡爾每每想起
那種四路開,狂轟濫炸,就算是歷史
活塞方面,他們不像雄鹿,首發陣容早已固定。
布朗也不是那種會輕易改變首發陣容的人,尤其是活塞的首發陣容,看起來簡直無懈可擊,就這套打法而言,他不知道可以換掉這五人中的誰。
如果讓布朗來挑選全聯盟的球員以優化陣容,他唯一會考慮的改變是讓科比換掉漢密爾頓。
其他的,他不作考慮。
但即使不換,這套陣容也堪稱該打法下最正確的五個人了。
開局跳球,加祖里奇高高躍起,幫助雄鹿得到球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