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喬治·卡爾第三次率隊進入總決賽,作為一個非決賽處男,他理應表現得穩重。
然而他無法控制住自己。
他很興奮,就像當初第一次執教籃球隊一樣興奮。
距離1996年的失利已經過去了八年了!
八年啊!人生有幾個八年?大部分籃球教練的職業生涯連八年都不到。
卡爾曾以為他再也沒有機會向菲爾·杰克遜討回曾經的債了。
可是,命運又讓他們在這個籃球世界最大的舞臺相逢。
總決賽揭幕前一天,卡爾的手里拿著一份舊報紙。
那是《芝加哥論壇報》在1996年公牛隊奪冠后出版的報紙,上面用了大量的篇幅講述公牛隊的故事,海報上是喬丹穿著嶄新的aj鞋在更衣室里痛哭。
菲爾·杰克遜被問到他與球員是如何克服1995年的失利并奪冠的。
當時,“僅僅”四冠在手的菲爾·杰克遜說道:“我們的身上有一種強大的內在動力,作為教練,我只是讓他們把動力轉化為比賽的能量。這是通過日復一日的指導與信任換來的,如果我是一個只會在場邊來回踱步,向球場大喊臟話的瘋狂教練。也許情況就不一樣了。”
卡爾從看到這篇采訪的第一眼開始就知道杰克遜說的是自己。
但他能說什么?輸了就是輸了。
贏家無論說什么都是對的,反之,輸家唯一要做的就是閉嘴。
為自己爭辯得再有理有據,那也是狡辯。
卡爾曾在1996年發誓,他們要卷土重來,用牛角尖上的血來洗刷恥辱。但卡爾和那支超音速隊再也沒有回到總決賽。
倒是菲爾·杰克遜和公牛隊又完成了一次三連冠。
然后杰克遜去了湖人,又又一次三連冠。
好了,不會再有人說卡爾是杰克遜的宿敵——除了卡爾自己——現役的教練里除了萊利,沒有人可以說自己是杰克遜的宿敵。斯隆沒這個資格,波波維奇沒這個資格。甚至,杰克遜認為萊利也沒這個資格。
杰克遜試圖媲美的對象是里德·奧爾巴赫。
卡爾呢?連提都不要提,提了就是不尊重杰克遜。只有卡爾自己會堅持說他是杰克遜的宿敵。作為一個長期的nba主教練,卡爾始終不能擺脫杰克遜的夢魘,每當nba教練工會聚會,他都會湊近杰克遜的朋友,向他們詢問杰克遜的事。他想知道杰克遜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以及杰克遜是否知道,這些年他曾多少次對其口出狂言。
卡爾在想,杰克遜是否知道,他因為擁有喬丹和皮彭贏了。
杰克遜是否知道,他在湖人可以擁有ok,而卡爾擁有的只是格倫·羅賓遜和雷·阿倫?
因為他擁有這些最棒的球員,所以他贏下一座又一座的總冠軍,于是他的執教能力就強于所有人了,這真的合理嗎?
卡爾從未有機會向杰克遜當面詢問,但他已經從這份舊報紙上得到答案了。
杰克遜認為公牛和湖人的強大歸功于他的“調動力”,而不是因為他的球員很強大。如果是卡爾這樣只會咆哮和尖叫的瘋狂教練,公牛和湖人都不會奪冠。
好了,這就是他的答案。
卡爾已經再三確認了。
這天,于飛注意到了卡爾手上的舊報紙,便問道:“這報紙有什么特別的嗎?”
“沒什么特別的。”卡爾面不改色地說,“只是剛好有我最討厭的人在上面夸夸其談他的執教之道罷了。”
于飛問:“我可以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