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以用一個夏天去縮小和于飛的差距,但球隊的配置必須提升,否則就不可能超越于飛和雄鹿。
賽季結束后的第二天,雄鹿開始備戰東決,并時刻關注熱火和活塞如火如荼的半決賽。
這種焦慮讓雄鹿基本不考慮省錢,在工資帽的范圍內,能花多少花多少,于是他們搶到了夸梅·布朗和拉加·貝爾,加上幾次幸運的選秀,令他們在經歷上賽季的低谷后又快速迸發出活力,重新崛起于東部之巔。
于飛開了自己的營銷公司,詹姆斯也有學有樣,讓四騎士之一的馬弗里克·卡特從耐克離職,去開公司專注于構建自己的個人品牌和對外營銷宣傳的把控。
現在,于飛2+1的續約合同帶來的收益讓本來打算中和一下,簽個“3+1”的詹姆斯無限向“2+1”傾斜。
所以,當詹姆斯的團隊向騎士隊提出想要一份“2+1”的續約合同時,吉爾伯特對詹姆斯的白月光濾鏡碎了。
天佑克利夫蘭?
不,上帝討厭克利夫蘭!
2+1的短約意味著騎士隊可能在三年后失去詹姆斯。
三年后,也就是2009年夏天,這實在太緊迫了。
他們可以在三年內打造出一支具有競爭力的球隊讓詹姆斯在2009年續約嗎?
難,太難了。
吉爾伯特幾乎在第一時間就恨上了“2+1”的開創者。
如果沒有于飛這顆老鼠屎,勒布朗怎么會學壞?
聯盟里有壞人啊!
騎士和詹姆斯的續約陷入僵局,但誰都知道,只要拖下去,最后騎士總會妥協。
詹姆斯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并非“2+1”的開創者,他是追隨者。
于飛因此挨了兩年的罵,并為他們簽下同樣的短約鋪平了道路。
遠在密爾沃基的于飛對詹姆斯效仿自己尋求2+1續約的事并不上心。
就在他們等待雄鹿與活塞的比賽結果時,美國籃協公布了新一屆美國隊的入選名單。
很顯然,兵敗雅典的恥辱刺激到了美國籃球界的圈內人士。
大衛·斯特恩希望借助之后的兩屆大賽——日本世錦賽和北京奧運會——來恢復美國籃球作為世界籃球領袖的聲譽。
大名單里有22個人,基本羅列了美國籃球的精英,其中第一位就是于飛。
于飛對參加美國隊的熱情一直受到質疑,這是他廣為人知的一大黑點。
一個愿意在禁酒方面發揚自己社會責任感的人,卻不愿意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讓美國籃球再次偉大?
這一次,銳步提前為于飛準備好了拒絕美國隊邀請的計劃。
分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