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變就趁年輕,現在正合適。
和去年一樣,于飛所在的球隊再次被安排去中國打季前賽。
同去中國的還有姚眀所在的火箭以及太空易所在的開拓者。
值得一提的是當開拓者選中太空易之后,就有許多中國球迷擔心他們天真善良的小易會不會被扎克·蘭多夫那個可以謊報親戚去世去夜店蹦迪的人渣帶壞了。
這種擔憂顯然是有道理的。
選中易之后,開拓者的管理層只花了一周的時間就想明白了。
他們的想法是“我們最好不要讓易和扎克見面”。
于是蘭多夫被送到了紐約。
開拓者主教練內特·麥克米蘭聲稱易的潛力不可想象,這是他見過的最出色的年輕球員,他們希望中國球迷相信,易會成為開拓者的建隊核心。
超音速的第一場中國賽對手就是太空易所在的開拓者。
從季前賽來看,麥克米蘭所言不虛,易打了28分鐘,出手15次。
對內線而言,這是很高的出手次數。
但易的隱患已經凸顯,簡單地說,就是籃下進攻技巧不多,缺少變化,打cba可以用身體硬吃,但在nba,猛男太多了,這么打愛吃帽。但易是聰明的,內線不好打,他可以打外線,這就是另一個問題,易的外線命中率并不理想。
練兵為主的超音速來了出12人輪換,最后險勝開拓者3分。
“他會很出色。”于飛回應中國媒體關于易的表現問題,“只不過還需要細心雕琢自己的技術。”
之后就是老對手火箭了。
只要來中國打季前賽,火箭基本就是標配。
許久不見姚眀,于飛還挺想念他的,只是沒想到,這家伙幾個月不見,體格明顯粗大了一圈,看這架勢,絕對是在休賽期增加了很多體重。
“冊那!”于飛友好問候道,“你怎么胖這么多?”
姚眀哼了聲:“這是為了變得更強。”
“強是強了,身體受得了嗎?”于飛仿佛看到了姚眀的未來,“賽季很長的。”
姚眀樂觀地說:“只要控制出場時間就沒問題了。”
可怕的是,這樣的體重可能會遠超身體的負荷,于是就算再怎么控制出場時間,該傷還是得傷。
這樣的道理,于飛相信姚眀是知道的。
他的下肢雖然粗壯,但腳上帶著青年隊時期留下的舊傷,一旦反復受傷,他的運動生涯就會大大縮短。這些道理,醫生比于飛清楚,姚眀肯定得到了大量的建議,但他依然選擇增重,只是為了搏一搏。
每個人都有僥幸心理。
當晚的比賽,姚眀果然大發神威,內線無人可敵,夸梅·布朗在他身后就像個矮人一樣無力。
由于這是季前賽,卡爾沒有祭出經典的破姚套餐(繞前+包夾),任由姚眀肆虐籃下。
麥迪也有絕佳狀態,超音速這邊,除了于飛出場30分鐘,與麥迪全程對飆,各自轟下30分之外,還是以考察球員為主。
中國可以說是火箭的第二主場,他們最終以6分的優勢戰勝超音速,取得中國賽的全勝。
但季前賽是無關緊要的,兩隊無人在意勝負,最重要的是球迷是否滿意。毫無疑問,兩隊都讓球迷大飽眼福,姚眀統治內線,麥迪和于飛對飚,這就值回票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