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倫·巴菲特
“不只是一個運動員”向來是詹姆斯的發展路徑。
因為喬丹已經把“籃球運動員”這條路走到盡頭,再怎么追趕也只能望其項背,而于飛屬于被迫“不只是一個運動員”。
從個人的商業帝國的角度來說,他需要廣泛地參與各種業務。
再從把超音速留在西雅圖這件事來看,他也真的需要依靠個人影響力來完成一些常人無法企及的工作。
于飛的造型師為他精心設計了封面造型。
當晚,于飛與巴菲特共進晚餐,主動向他提起了西雅圖的大市場。
“沃倫,我在密爾沃基的五年為雄鹿隊帶來了300%的利潤,但西雅圖是一個遠比密爾沃基更大的市場。”于飛說,“那里的百萬富翁數量也是全國最多的(之一),如果我可以在那里取得成功,我認為超音速的投資者們可以獲得十倍的回報。”
奧哈馬先知面帶微笑地問:“弗萊,你想說什么?”
“如果我指望不上市政府,就需要一些有財力和眼光的聰明人為我的球隊帶來一座最好的體育館。”
對有錢人來說nba其實一直都是藍籌股。
特許經營權的價值在過去的二十年內翻了十倍不止。
問題是,nba球隊是有限的,許多老板都把球隊當作百年老店來經營,除非真的遇到不可控的阻力或者像超音速這樣受到場館限制不能把盈利最大化,否則,都會長期持有球隊。
而對巴菲特來說,投資nba項目雖然掙錢,但耗時太長,收益嘛,也就那么一回事。
除非是湖人、尼克斯級別的吸金能力,否則,很難入他的眼。
“我需要一段時間來觀察這個項目的前景。”巴菲特相信這筆投資一定會掙錢,但是會掙多少?他沒底。“不過,我相信有很多人愿意買你的賬,你只是需要讓更多人知道這筆生意。”
“我知道,沃倫,但我們是朋友。”于飛笑道,“我更希望讓我的朋友吃到最好的一口肉。”
兩人暢聊許久,從西雅圖的投資,到近來越來越熱的互聯網經濟。
“下次拍錄像的時候,我想在你頭上扣籃。”巴菲特打趣道。
于飛懷疑巴菲特根本跳不起來,不過,只要有專業的導演,巴菲特就算想拍《籃球火》也不是不可能。
“像我平時在別人頭上扣籃那樣?”
“不,像你之前在勒布朗頭上扣籃那樣。”
巴菲特隨意的一句玩笑,讓于飛突然意識到,他們馬上就要去克利夫蘭打客場了。
擺脫不掉的陰影就像身后的幽靈一樣,無論走到哪里都會伴隨在身邊。
這就是勒布朗·詹姆斯在上賽季東部決賽之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