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一個克利夫蘭記者面帶怒色地表示,騎士隊在今晚曾打出過很好的表現,只是下半場沒有維持住,這不是勒布朗的問題。
“當我在第四節連得10分的時候,勒布朗在做什么?你要說上半場的均勢?”于飛繼續開炮道,“我只能說當貓不想和老鼠玩的時候,老鼠一點機會都沒有。”
一如既往的于飛風格。
他不是那種會粉飾場面的人,更不會給對手留下體面。
一旦與他結怨,他就只想在場上結果對手,然后在場外繼續擴大戰果。
參加完賽后活動,于飛又回到了鑰匙球館。
與他一起回來的還有勞森、布朗和杰克·希克馬。
于飛想要額外花半小時的時間練一下低位,所以需要布朗陪練。
今晚他們之所以會在上半場與騎士旗鼓相當,也是因為于飛把重心放在低位,但效果并不好。
“大飛,我要是有你一半的勤奮,我會比克里斯·韋伯更出色。”布朗拍于飛馬屁的同時也不忘自吹自擂。
于飛很想附和他幾句,但看著布朗那讓人為之感到心酸的性感小手,實在沒法昧著良心說話。
“大飛,你的腳步已經沒有任何問題了。”希克馬在一邊看著于飛和布朗對練十幾分鐘后給出了評價。“但低位的空間感與進攻節奏是一個時間累積的過程。你不可能用一年半的時間就掌握它。”
于飛完全理解,就像他的投籃一樣,他也是花了四五年的時間才完全上手。
所以他在訓練的時候更加精益求精,總是讓布朗全力防守。
今晚的這30分鐘加練,可以分為上下兩個分段,上半段,布朗憑借聯盟一流的內線單防讓于飛怎么打都不順。
可是從下半段開始,于飛的翻身跳投開始找到感覺,布朗的防守難度增加。
一旦有了投籃威脅,技能的組合就更加全面,搭配希克馬所說的“沒有任何問題”的腳步,布朗連連失手。
于飛連進7個球,把布朗打郁悶了。
“不打了”布朗抱怨道,“感覺就像是在防小一號的kg!”
于飛抓著球笑問:“你不是聯盟第一中鋒嗎?還怕個小kg?”
“只要你進入節奏,你比kg還難對付。”布朗發自內心地說,“雖然你的低位完全內線化,但你的動作速率可是小前鋒級別的,我沒防過你這樣的對手。”
“沒防過就應該加練,起來,如果我們在總決賽遭遇凱爾特人,難道你要讓拉沙德去防kg?”
布朗叫苦不迭,卻還是從了于飛。
希克馬不知道過去是否還有這樣的球員。
一個在25歲的時候就坐穩聯盟第一寶座的人,在他運動機能最鼎盛的時候,居然愿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到枯燥無味的低位進攻上。
他的外線技術已經無可挑剔,但可怕的是,他的內線技術也在快速的增強。
按照這個進度下去,也許世界有機會在于飛30歲之前看見一個前后場、內外線無死角的終極籃球運動員。
只是,西雅圖的職業籃球是否會在瀕死之際被他救活?
于飛起初是要加練半小時,然后來勁了,足足加練了50分鐘。
完事后,布朗就像連著打了兩場比賽似的,如死狗一樣趴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