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比諷刺地反問:“比賽還沒開始,你就已經在想下賽季的事了?對自己沒信心嗎?”
“不是。”于飛微笑著回答,“對你們來說,越早考慮下賽季越有利,提前為休賽期做準備,這對你們是好事。”
科比冷哼一聲,隨口甩出了那句經典臺詞:“別以為你們穩了!”
只不過,這次他說這句話的場合不是2019年男籃世界杯的宣傳片,味道有些不對。
之后,閑話不多,雙方迅速擺開陣勢,在斯臺普斯中心打了一場高得分對決。
湖人的比賽計劃其實沒錯。他們的防守資源實在有限,安東尼的防守表現像是抽盲盒,一天一個樣。小加索爾的防守則有明顯的時代局限性,這一點早在那年的帝國會戰中就被于飛當眾暴露出來了。至于科比,37歲的他已無法像年輕時那樣在攻防兩端全力以赴,現在的科比要么專注進攻,要么就只能在防守時“指揮交通”。
湖人唯一的防守尖兵是托尼·阿倫,作為一名身材矮小的二號位防守專家,他能對個別球員造成影響,但無法像內線防守核心那樣撐起整個球隊的防守體系。
因此,拼得分成了湖人的唯一選擇,但這個計劃的最大問題在于,他們的得分點遠不如快船多。于是,當科比和安東尼的體能開始下滑時,比賽的懸念就消失了。
在第三節,快船只領先6分,但科比和安東尼接連打鐵,湖人又送出一次傳球失誤。快船抓住機會,兩記追身三分加上一次防守反擊一條龍扣籃,瞬間將分差擴大到14分。
從那以后,湖人的氣勢逐漸消散。最終,快船輕松拿下首勝。
“湖人依然是一支值得警惕的球隊。”于飛意味深長地說,“科比是我見過的最危險的老將,極少有人能在他這個年紀依然保持如此頂尖的水平。”
媒體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話題,立刻追問:“那么,誰在這個年紀就失去了頂尖的水平?”
“很多人。”于飛沒有正面回答,“很多很多人。”
盡管于飛沒有指名道姓,但大眾自然將矛頭指向喬丹。
喬丹也沒有閑著,很快就找到了讓于飛“不爽”的方法。當然,這可能只是個巧合。
1997年,現任聯盟總裁亞當·肖華當時負責nba娛樂部門,派出攝制組跟隨1997-98賽季的公牛隊進行全程拍攝,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攝影設備,旨在為未來那支偉大球隊的紀錄片提供高質量素材。
后來,《極限喬丹》使用了其中一部分內容,但據nba娛樂部門透露,素材總時長達到了2萬小時。
幾年前,確切地說,是在于飛贏得第七冠,正式在榮譽上超越喬丹并加冕為goat的那一年,nba宣布將推出一部關于1998年公牛隊的10集紀錄片,名字叫《最后一舞》。
現在,nba娛樂部門宣布,這部紀錄片將在今年夏天首播。而紀錄片的預告片,將在快船與湖人的第二場比賽前進行全球首播。
如今,喬丹作為“副goat”的地位已和于飛的“正goat”地位一樣穩固,基本沒有爭議。
這種局面不是一部紀錄片能改變的。喬丹的籃球成就已經塵埃落定,而于飛仍在不斷積累新的榮譽,goat的根基只會越來越牢固。
這部紀錄片的唯一意義,大概是再次在互聯網上掀起一波goat爭論,同時讓于飛感到些許不快。
但喬丹不知道的是,于飛在成為現在的他之前,早已看過太多這樣的紀錄片,他絲毫不擔心它會對自己的地位產生任何實質影響。
如果不出意外,這部紀錄片最后還是會被喬丹搞成經典的《又臭又長版本的極限喬丹》或者《喬丹從小到大那點事但我給你講十集》,順便因為在紀錄片里說皮彭自私,讓皮二破防,說不準皮二的自傳會提前問世。
當然,這都是于飛從他和喬丹私人恩怨的角度來看待紀錄片的方式。
對體育界和那些經歷過喬丹時代的人來說,《最后之舞》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快船與湖人的第二戰賽前,科比的注意力一直在現場的大屏幕上。
“你不會真的對這個感興趣吧?”于飛詫異地看著他。
科比說:“為什么不?你這個y世代永遠不會理解mj對我這代人的意義。”
“我想,就算他自己都不理解他對你們這代人有何意義。”于飛淡笑道。
就像于飛自己也不知道,他這十多年的統治,對z世代(1995-2010期間出生的人)有什么意義。
然后,紀錄片開始了,標準的歐美大人物紀錄片專場。
從nba名宿,到媒體名人再到政壇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