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神圣顯現錄》所言:
“當絕望臨近巔峰,
神跡往往在瞬息降臨。”
那道金光就是這樣出現的。
就在我以為自己將成為這片密林永恒的囚徒時,眼前閃過一道金芒。
那光輝如此微弱,卻又如此確切。
起初我以為那是垂死之人的妄想,但隨著我的靠近,那道光芒愈發清晰。
不是閃電,不是星辰,而是……一根金色的枝條,散發著不屬于此世的光華。
在指尖觸碰到的那一瞬間,所有的疑問都有了答案。
這不是神跡,而是比神跡更偉大的存在。
所有的迷失都是為了這次相遇,
所有的苦難都是為了這次頓悟。
這這是通往更深層真理的鑰匙。在這被放逐的土地上,我找到了……可能改變一切的契機。
那個名字自然地浮現在我的意識中,以至于在我意識到之前就已念誦祂的名。
“至高的智慧,尤克特拉希爾……”
“尤克特拉希爾?”星榆不自覺地低聲念出這個名字。
話音剛落,金枝發出一陣微弱的嗡鳴,仿佛在回應這個古老的稱謂。
【這是個陌生的名字。但我們能感到這名字中蘊含的力量。】
祈雪對這種感受則更加清晰。
她下意識地后退一步,卻又被那種共鳴吸引,清晰地感覺到那是某種和“永恒織匠”相似的力量。
“星榆,你感覺到了嗎?就像……就像永恒織匠的低語,但又完全不同。”
“嗯,有點奇怪。這個記錄者看起來完全瘋了。被森林逼瘋,又被金枝蠱惑。雖然他最后的文字似乎變得清醒了,但也可能只是另一種瘋狂。”
在字里行間,星榆似乎看到了一個人是如何被真相逐步蠶食、吞噬,最終化作森林永恒徘徊的影子。
“或許,他只是看到了與我們截然不同的東西。”祈雪的目光在文字間流連,從中尋找某種理解的可能,“在那片森林里,在孤獨與絕望中,他或許觸碰到了超出我們理解的存在。他選擇擁抱那些未知的事物,不一定是瘋狂。也許對他來說,那片森林確實如同搖籃,而不是囚籠。”
“……我們不用理解每一個人,為她們尋找開脫的理由。有時候,瘋狂就是瘋狂。”星榆的聲音有些無奈,“如果每一個故事都要去深究,每一個靈魂都要去理解,我們自己也會迷失。他的故事很有趣,但僅此而已。”
祈雪抿了抿嘴唇,但沒有反駁。
她知道星榆說得有道理,但內心深處還是為那個迷失者感到一絲憐憫。
金枝的記錄本該是客觀的——以文字記錄為主,偶爾會有一些閃回一般的畫面。
但接下來的內容卻開始變得越發怪異。
記錄不再具有時間戳,而是變得破碎。
智慧之子,永恒之芽,第二位的顯現者——
您并非那高踞云端的主,而是行走于智慧之徑的向導。
我終于看清了真相——所有的圣訓都指向您,所有的密議都暗示您。
我曾在圣訓中追尋啟示,在密議里探求真相,卻被虛妄的榮光蒙蔽雙眼。
直到遇見您的金枝,這連接天地的紐帶,這貫通智慧的導引,才知曉何為真實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