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可笑。他以為自己找到了真理,結果只是被自己的妄想困死在這里。到頭來不過是一具腐爛的尸體。”
祈雪輕輕閉上眼睛,試圖理解那個在黑暗中獨自死去的靈魂:“也許……這樣的結局并不算太糟。至少他追隨了自己的信念直到最后。有些東西,比生命更重要。”
“生命消逝,一切就都結束了。什么真理、信念,在死亡面前都毫無意義。他幻想著一場華麗的獻祭,結果卻是在黑暗中慢慢腐爛。”
“可是,星榆,正是因為知道代價,卻仍然愿意付出,這本身不就證明了他追求的東西的珍貴嗎?即便最終是以這樣的方式結束,至少他從未背離過自己的追求。”
星榆回應:“死亡永遠不可能是美好的。無論用什么華麗的詞藻描繪,它終究只是生命的終結。一旦心跳停止,所有的理想、追求、信念都會變成空談。”
對星榆來說,死亡從不是什么浪漫的誓言,也不是崇高的救贖——
那不過是冰冷的終點,是所有可能性的永恒消逝。
但星榆體驗過太多屬于別人或自己的瀕死,當生命的火焰熄滅時,最終什么都不會留下。
“可是我覺得,也許……能為了守護什么而死去,本身就是一種救贖。”
“不是救贖,最多是崇高的幻象。”星榆一口否決了祈雪的話語,“人類總愛賦予各種各樣的意義,為了永不屈服的反抗、為了尋求真理的崇高、為了擺脫苦難的解脫。仿佛只要為死亡披上華麗的外衣,就能減輕對永恒消亡的恐懼。”
她停頓了一下,想起了一些人,再度補充:“我殺過很多人,她們在臨死前都堅信自己比我更有價值,更有意義。但現在只有我站在這里,而她們的故事早已終結。”
祈雪陷入了沉默。
她想說這并不是一個糟糕的結局,想說有些東西值得付出這樣的代價。
而星榆的思緒已經轉向了更實際的方向。
與其糾結一個瘋狂學者的結局是否值得,不如好好分析這份手稿中透露出的信息。
“你不覺得奇怪嗎?他說金枝能預見必然,影響事態。但如果真有這種能力,它為什么不提醒他最后的結局?”
一個聲稱掌握了預知能力的人,卻看不見自己的結局;一個妄圖創造神明的瘋子,最終被自己的造物永遠地囚禁。
而他的教團,似乎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祈雪想了想:“也許……金枝確實告訴他了。但他沉迷于自己的理想,選擇性地忽視了那些警示。就像我們……明知道許多異常,卻還是繼續往那條道上繼續……”
“又或者,”星榆的聲音冷靜得近乎冰冷,“金枝根本就不是他以為的那種存在。他只是將自己的妄想投射在了一個可能確實不凡,但遠未達到他想象程度的物品上。”
“那你覺得它是什么?”
星榆沉默片刻。
她想找到更多線索,想理清這些繁雜的信息,想搞明白金枝、永恒織匠、尤克特拉希爾……
但最終,她還是輕輕搖了搖頭:“……我不知道。這個瘋子到最后可能已經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了。”
從那個瘋狂學者的記錄中,星榆隱約窺見了一些深層的聯系——
金枝渴求的不是簡單的信息,而是活生生的命運。
被卷入事件的人,她們的選擇、她們的行動、她們的生死,都會成為金枝的養料。
而大織錦師顯然也明白了這一點。
整個教團就是為永恒織匠的數據采集網絡。
命運編織者分析已有的數據是否足夠支撐預測,還要設計實驗來獲取新的數據。
而虛空守望者則將永恒織匠復雜的計算結果轉譯成普通人可以理解的預言,主動出擊,通過精心設計的行動來推動事態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