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是玄奘,玄奘卻不是唐僧,他的身邊,沒有法力通天的悟空,沒有善于化緣的八戒,也沒有任勞任怨的沙和尚,一路西行,徒步五萬里之遙,玄奘靠的只是自己。
想想,在沒有地圖指引,在沒有任何后勤保障的情況下,孤身一人,從東土大唐走到西方天竺,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要知道,玄奘是個和尚,也就是說,他不能殺生,在前往天竺的這一路上,只能通過化緣來填飽肚子。
這更是不可思議,要過飯的朋友都知道,要飯是件很困難的事情,而玄奘卻能走一路要一路,尤其還是異國他鄉,還要面臨語言不通等問題,從此處可看出,玄奘必然有著極強的人格魅力,同時,定然也是個能說會道之人。
對于玄奘的西行經歷,李世民驚奇之余十分好奇,隨行的侍衛尋來兩個蒲團,將沾染的灰燼拍打去后,李世民興致勃勃的拉著玄奘到一棵樹下坐下,聽他講起了一路上的見聞。
玄奘一張巧嘴,將遇到的許多事情,講的繪聲繪色,李世民聽的十分入迷,時不時的,皇帝會哈哈大笑兩聲,時不時的,皇帝又會顯得格外緊張,最后,當天色漸暗,當玄奘的故事臨近末尾后,皇帝莫名的長長嘆了口氣。
房玄齡即是感慨又是崇拜道:“大師的經歷,當真是精彩絕倫,行萬里,游列國,一心只為求取真經普渡世人,世間如大師這般純粹者,寥寥無幾,能有如此心性,大師日后,必可功德圓滿修成大道。”
“阿彌陀佛。”玄奘雙手合十,喚聲佛號,微微笑道:“所謂功德大道,不過一時的相,出家之人,修行在于心,不在于道。”
“好一個修行在心不在道。”李世民捋著胡須,眼中皆是笑意欣賞:“出家之人一門心思修心,何愁不得道,天下百姓一門心思修心,何愁不能倉稟食足,文武百官一門心思修心,何愁四海不安。”
“法師是真正得道之人,不知道禪師,可否愿意主持大興善寺?”
作為皇家寺廟,出任大興善寺的主持,立馬就會成為有頭有臉的人物,不管是在佛家還是朝野,誰都要敬上三分,這是許多和尚夢寐以求的,但玄奘卻是想也不想,直接拒絕道:“陛下好意,小僧心領,小僧歷經千險,從天竺取回真經,以后余生,只愿靜心翻譯經書,弘揚佛法普渡世人。”
李世民一時有些失望。
皇家供奉寺廟,主要是為了祈福,玄奘是個有佛法的人,他若是出任大興善寺主持,由他日夜誦經祈福,說不準真可沾佛家的一二惠澤,但他卻是拒絕了。
皇帝嘆口氣,轉而又笑著道:“既然大師不愿,那朕讓人將這至善寺重新修繕,大師就在此安心譯經。”
玄奘站起躬身道:“陛下仁善,小僧替寺中僧人,謝過陛下。”
李世民擺擺手,順勢站起:“天色不早了,朕且先回宮。”
“小僧恭送陛下。”
玄奘欠身。
李世民轉身走出兩步,而后突的又停下,臉上閃過猶豫之色,再又轉過身來道:“法師,你跋涉萬里見多識廣,可曾聽過有什么長生不老的事。”
玄奘笑著道:“陛下,小僧從未聽說過,這世上可有人長生不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