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點點頭。
劉泊繼續道:“貞觀二年,青州城墻崩塌,當任刺史征發兩千民夫修繕城墻,動工半月之后,青州治下臨淄、北海二縣突生洪澇,刺史衙門便讓出自臨淄、北海兩地的民夫中止服役返回家中,結果,導致余下之民夫覺得不公,紛紛停工鬧著也要回家,刺史衙門不允,最終導致民夫造反作亂。”
“陛下,前車之鑒不可不防,人心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家被燒的這些人,遭遇是可憐,但臣說句難聽的話,覺得他們可憐的,怕是只有他們自己,在其他人眼中,尤其是在余下的那些民夫眼中,怕是并不覺得家被燒有多可憐,他們只會想,都是來服徭役的,憑什么這些人就能提前中止服役回家,就因為家里著火了嗎。”
“誰家都有著麻煩事,如果這個口子一開,萬一其他人也以家中不易為由,鬧著要回家怎么辦。”
對于人心,劉泊看的的確透徹,李世民沉吟了會,緩緩道:“可這些人現在已經鬧起來了,若是不讓他們回來,該如何安撫,昭陵不是他處,一旦安撫不當,惹的出了亂子,驚擾到皇后可怎么辦。”
是啊,這也是個問題,除了放他們回家,還有什么法子可以安撫住他們呢。
劉泊在想著,長孫無忌也在想著,沉寂無聲中,鄭竹生突的開口道:“陛下,不妨就由朝廷出面,給此次屋舍被燒之家修筑新房,此舉一可彰顯吾皇仁善愛民,二可安那些民夫的心。”
此次被燒的人家雖然不少,可老百姓的房子沒那么多的講究,給他們蓋房其實也花不了幾個錢,正如鄭竹生所說,這樣即安撫了那些民夫,又可給自己刷上一波好感,這倒也是兩全其美,李世民顯得有些意動。
“此舉不妥。”房玄齡反對道:“長安城中,屋舍簡陋者不知幾何,若是著了火就有朝廷給蓋新房,那萬一有人也將自個屋子給燒了,要求朝廷給蓋房,屆時是答應不答應?”
“這有何難,此法子,只局限于徭役之家不就得了。”
“鄭大人,你別忘了,此次征發徭役,總計有三萬余人,其中大部分人住的都是土坯茅屋,就算只局限在徭役之家,可怎能保證民夫就不會如此,你設身處地想想,如果是你,現在只需一把火,就能將破舊的房子換成新房,這樣的事你是做且不做,其次,徭役也不是就征發這一年,以后若是還出了這樣的事,又該如何辦?”
聽的房玄齡的話,鄭竹生張張嘴,遂也不再說什么。
李世民皺皺眉頭,有些煩躁的問道:“輔機,你是什么意思?”
“陛下,臣…”
頓了頓,長孫無忌作揖道:“臣一時,也無什么主意。”
李世民嘆口氣,自個又暗自琢磨起來,殿中的這幾人,板板正正跪坐在地上,微微低著頭,也都沉默無言。
時間一分分過去,太陽從正中逐漸向西偏移,眼瞅著申時六刻了,卻還是不見鄭竹生的影子,聚集在營門口的民夫們,又開始相繼喧嘩了起來。
“讓我們回家!”
“殿下,你說的,朝廷要是不讓我們回去,你就帶我們回長安的。”
四面八方,無數雙眼睛緊緊看來,李承乾沒有說話,一時沉默了起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